2.2 1950~1960年代银行业发展的特点(3)..

2013-11-15 09:17:41

    表2.420世纪50年代中至70年代初香港银行信贷增长概况
    (单位: 百万港元)
    年份存款总额贷款和垫款总额投资总额
    名义实际名义实际名义实际
    195410681068510510——
    1955113711666326489696
    1956126712677697699896
    19571412139886585610188
    195815831597919927121119
    19592056192113731283133121
    19602682260417201670166157
    (续表)
    年份存款总额贷款和垫款总额投资总额
    名义实际名义实际名义实际
    19613367326923342266232220
    19624311422628492793191183
    19635425521636423502187175
    19646568608145864246271245
    19657251671450384665527476
    19668405757253804847537472
    19678162680253434453590479
    196810367836060384889636500
    196912297960778846159669510
    1970149551083796707007856605
    197118785132291183683351081742
    1972246131608717726115861550988
    年均增长率19%16.2%21.7%17.8%18.9%15%
    资料来源: 饶余庆著《香港的银行与货币》,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85年。
    随着工业化的推进,银行体系的贷款也趋向多元化。据港府公布的资料,1965年12月,银行体系的贷款和垫款总额中,制造业所占比重是19.6%,主要是对纺织,鞋类和服装,金属制品和工程,橡胶、塑胶和化学品的贷款和垫款;由制造业发展推动的对外贸易所占比重最高,达29.3%;对建筑部门的贷款和垫款占18%,主要因为这一时期银行业大大加强了对迅速崛起的地产建筑业的贷款;对基础设施和旅游的贷款则分别占3.8%和4%,其他占25.3%。
    上述数位掩盖了部分本地中小银行在这一时期对地产业和股票市场的过度投入。由于本地中小银行都倾向以高息吸引存款,为弥补成本并取得高回报,
    1963年渣打银行的业务广告。
    它们不惜放宽贷款条件,将大量贷款投入风险较高的房地产和股票市场。事实上,正如香港著名的金融学家饶余庆教授在其著作《香港的银行与货币》中所指出: 香港的中小“华人银行在经营方面都不那么拘束。为了追求利润,它们更愿意把清偿力和安全性都降到次要地位。这种情况在1965年银行危机发生以前,尤其如此。它们实际上都从事‘混合银行业务’(这也许是不严格的说法),它们所承担的大量地放在房地产市场和证券交易所,尽管它们各自的着重程度有所不同。它们作为一个集团的有收益的资产,虽然从名义利率观点来看是更有利可图,但从清偿力观点(意即短期通知马上变现而毫无损失)来看,风险大得多。”〔17〕
    这一时期,银行体系的安全性明显下降,主要表现在银行的流动资产比率(这里指银行库存现金总额和存放在其他银行的净余额对存款总额的比率)持续下降和贷款对存款比率不断上升。根据饶余庆教授的分析,1955年香港银行体系的流动资产比率是53%,但到1965年已降至32.5%,1972年更降至23%。同期,银行体系的贷款占存款比率从55.6%上升到72%。
    当然,在总趋势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的银行具体情况各有不同。素以经营稳健著称的东亚银行,其银行的安全性就较高,而相比之下恒生银行就较低。1965年,恒生银行的流动资产比率已降至30%的低点,而贷款对存款比率则上升到74.7%。至于其他中小华资银行,情况就更差,流动资产比率甚至低达18至20%。实际上,当时银行体系已面临相当大的风险,一场震撼业界和整个香港经济的危机已在酝酿(见表2.5)。
    表2.5香港银行体系的流动资产比率和贷款占存款比率
    年份流动资产比率贷款占存款比率
    整体汇丰东亚恒生整体汇丰东亚恒生
    1953—66.089.6——24.519.0—
    1954—60.287.571.447.731.021.654.5
    195553.048.486.159.655.641.825.055.6
    195650.445.787.359.660.747.324.352.1
    195749.349.870.559.861.344.043.754.3
    195851.451.684.459.858.140.133.656.1
    195941.942.465.156.066.845.736.250.5
    196039.739.884.649.564.150.733.959.3
    196134.337.883.041.369.353.635.260.8
    196238.138.680.740.566.152.735.458.5
    196337.635.770.937.867.153.243.262.8
    196427.632.757.640.169.859.155.262.1
    196532.541.258.730.069.554.851.774.7
    196636.842.459.653.264.057.050.252.1
    196732.836.359.858.065.560.349.847.6
    196840.235.761.166.258.262.247.236.2
    196934.632.457.363.264.166.950.640.6
    197035.140.956.658.664.762.050.043.5
    197136.040.153.457.663.060.252.244.1
    197223.035.659.854.072.065.044.346.1
    资料来源: 饶余庆著《香港的银行与货币》,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85年。

本文摘自《香港金融业百年》


  香港金融中心的前世今生  金融业界的风云人物,港币汇率机制形成的轨迹,亚洲金融危机的当代启示……  本书从历史的角度,对一个半世纪以来香港金融业的演变、发展脉络进行细致的梳理和深入的剖析,从中探索香港金融业发展的一般规律、香港金融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以及1990年代中期以来香港金融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承诺与声明

兄弟财经是全球历史最悠久,信誉最好的外汇返佣代理。多年来兄弟财经兢兢业业,稳定发展,获得了全球各地投资者的青睐与信任。历经十余年的积淀,打造了我们在业内良好的品牌信誉。

本文所含内容及观点仅为一般信息,并无任何意图被视为买卖任何货币或差价合约的建议或请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观点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况下更改。本文并未考 虑任何特定用户的特定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任何引用历史价格波动或价位水平的信息均基于我们的分析,并不表示或证明此类波动或价位水平有可能在未来 重新发生。本文所载信息之来源虽被认为可靠,但作者不保证它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作者也不对任何可能因参考本文内容及观点而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承担责任。

外汇和其他产品保证金交易存在高风险,不适合所有投资者。亏损可能超出您的账户注资。增大杠杆意味着增加风险。在决定交易外汇之前,您需仔细考虑您的财务目标、经验水平和风险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见、新闻、研究、分析、报价或其他信息等都仅 作与本文所含主题相关的一般类信息.

同时, 兄弟财经不提供任何投资、法律或税务的建议。您需向合适的顾问征询所有关于投资、法律或税务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