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的演变(11)

2013-11-10 14:49:25

  在这套体系里美元就等于黄金,任何人拿35美元都可以从美国政府换回一盎司黄金。这与过去的货币有显著差别。过去有私人银行发行的货币(bank note),也有央行发行的货币,两者都是部分储备贷款模式,也就是说,发行的纸币多于实际的黄金储备,经常多几倍到十几倍。私人银行发行的货币有兑不出黄金变成废纸的风险。央行发行的纸币不会作废,因为有政府信用担保,但完全可能贬值,一般来说也不能直接兑换成黄金。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对世界各国来说,拿在手里的美元就跟金条一样。美元因此迅速取代英镑,成为全世界的贸易和储备货币。所有的国家都想挣美元,存美元。可是美国真的按美元和黄金一比一的比例印钞吗?

其实不需要。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世界原来的主要工业国如德国,日本等被炸成了平地,其他如英国法国等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摧毁,只有美国的本土工业没遭到打击。欧洲和日本的重建需要向美国借钱(比如130亿美元的美国援助欧洲马歇尔计划),各种机器和工业产品需要从美国进口,美国因此有大量贸易顺差。也就是说,欧洲欠美国钱,欧洲也就没有剩余的美元去兑换黄金。而此时美国从1933年开始的私人不得拥有金币的法律仍然有效,所以美国人自己不能兑换。所以布雷顿森里体系隐含的意思是,对于美国以外的国家,美元就相当于黄金。如果美国贸易顺差持续下去或者至少不出现大量贸易逆差,这个体系就很安全。

可是到了六十年代,情况就开始发生变化了。一方面美国为了对付共产主义,介入越南内战,而且还久攻不下,每年消耗大量的财力物力。平时印钱再保守的政府在战争期间也控制不住。你想想,前方战士冒着生命危险,坐在后方办公室里舒舒服服的领导们最起码也要保证前方的各种补给。一颗炸弹就值一辆汽车,一架飞机就够几万个人一年的伙食,受伤或者牺牲的士兵政府要养他们家人一辈子。战争是最花钱的,尤其是旷日持久的消耗战。

另一方面欧洲的重建完成,工业基础恢复,德法等国扭转对美国的贸易逆差为顺差。到七十年代初,欧洲手里攒了不少美元了。这时候越战开支依然很大,美国依然在大量印钱,美元开始明显贬值。欧洲就不想再继续存美元了。顾及到美国的西方领袖地位,开始还只是发发牢骚,后来终于忍不住了,由法国带头大量从美国政府那里兑换黄金,意思是,你的这些纸票子我们不要了,还是把真东西拿来。到1971年美国的黄金总量已经从高峰时期的两万多吨下降到八千吨,再这么兑下去用不了几年就兑光了,于是尼克松总统某天突然宣布,从今以后美元与黄金脱钩,美元再也兑不到黄金了。

自那以后,欧洲国家就不再存大量美元了。

这一下美元就开始对西方主要货币贬值。那边越战还没结束,还得继续印钱打仗,而且越南共产党的地道战很厉害,美国的飞机大炮使不上劲。就这么拖到1975年,美国实在耗不下去了。这场历时二十年消耗了难以估量的人力物力的越南战争以美国彻底失败告终。最后的撤退十分狼狈,美国大使馆被越共的军队包围,最后几个美国人登上直升飞机从屋顶飞走,还有枪子儿朝他们的方向飞。

失去黄金支持的美元作为世界储备货币岌岌可危。美国只好另想办法,跟石油出口大国沙特阿拉伯签订秘密协议,由美国保护沙特的安全以及沙特王室的统治权,换取沙特对美元的支持。此后沙特的石油用美元标价,卖石油换来的美元就存在美国的银行里(相当于借给美国的银行),于是美元又找到了作为储备货币的新理由:可以用来买石油。这就是所谓“石油美元”的来历。

  

本文摘自《下一个泡沫》


   本书讲解了经济泡沫和货币泡沫形成的原理,结合现实世界的各种情况,从“泡沫”这一角度解读了世界经济的全貌。经济无法与历史、文化、政治等元素割裂开来,我们必须面对这样一个错综复杂的世界。
  这个世界不是乌托邦——简单得就像《模拟城市》;这个世界也不是地狱——阴谋和陷阱无处不在。本书的作者王希秋先生正是看清了这一点。他的文章里没有对经济理论生搬硬套的机械运用,也没有为迎合部分国人对阴谋的偏好而歇斯底里。在理论方面,本书涉及许多宏观经济学与货币金融学的知识,深入浅出地阐述了30年来世界经济发展的脉络;在现实方面,本书强调?中国—美国—欧盟微妙的三角关系,从政治、军事、经济的立体视角分析了这出新“三国演义”。

 承诺与声明

兄弟财经是全球历史最悠久,信誉最好的外汇返佣代理。多年来兄弟财经兢兢业业,稳定发展,获得了全球各地投资者的青睐与信任。历经十余年的积淀,打造了我们在业内良好的品牌信誉。

本文所含内容及观点仅为一般信息,并无任何意图被视为买卖任何货币或差价合约的建议或请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观点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况下更改。本文并未考 虑任何特定用户的特定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任何引用历史价格波动或价位水平的信息均基于我们的分析,并不表示或证明此类波动或价位水平有可能在未来 重新发生。本文所载信息之来源虽被认为可靠,但作者不保证它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作者也不对任何可能因参考本文内容及观点而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承担责任。

外汇和其他产品保证金交易存在高风险,不适合所有投资者。亏损可能超出您的账户注资。增大杠杆意味着增加风险。在决定交易外汇之前,您需仔细考虑您的财务目标、经验水平和风险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见、新闻、研究、分析、报价或其他信息等都仅 作与本文所含主题相关的一般类信息.

同时, 兄弟财经不提供任何投资、法律或税务的建议。您需向合适的顾问征询所有关于投资、法律或税务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