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约束理论

2013-10-19 12:15:38

  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的结果并不让人满意,许多经济学家开始反思以往的理论。施蒂格利茨(Stiglitz)在新凯恩斯学派的基础上,归纳了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失败的原因,主张政府采用间接控制机制监管金融市场,明确监管范围和标准。1997年,赫尔曼(Herman)、穆尔多克(Muerduoke)、施蒂格利茨发表《金融约束:一个新的分析框架》,提出了金融约束理论。

  金融约束指政府通过一系列金融政策在民间部门创造租金机会,以达到既防止金融压抑危害,又促使银行主动规避风险的目的。金融约束能否获得理想效果,首先看前提条件是否成立。金融约束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包括: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较低的通货膨胀率、政府对银行或企业较少的干预,符合市场要求的银行和企业行为等。金融约束理论是发展中国家从金融抑制走向金融自由化的一个过渡性政策理论,并不与金融深化理论完全对立,可以视为金融深化理论的丰富与发展。政府通过实施限制存贷款利率、控制银行业进入等一整套的约束性金融政策,在银行业创造租金,带来相对于自由放任政策和金融压抑政策下更有效率的信贷配置和金融业深化,对发展中国家维护金融机构的安全经营、保证金融体系的稳定、推动金融业发展的进程极为重要。金融约束的主要政策有利率控制和资产替代等,其中利率控制是核心。

  金融约束理论的假设前提在现实中不能完全满足。首先,如果限制市场准入,许多中小规模银行就无法进入市场,原市场范围内的银行会因为处于垄断地位而丧失创新的动力。在这种缺乏竞争的市场中,银行业将难以持续发展。其次,对直接融资严格限制的做法不现实。任何一个国家都需要通过多元化的渠道融资,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拉动经济增长。即使出于某些原因,一国对其资本市场的限制也不可能是长期的。再次,根据理性人假说,居民为了规避风险,不会选择单一的信贷资产投资。此外,通货膨胀率不会永远保持在低位,上下波动体现了经济规律。

  金融约束政策的实施存在困难。依据金融约束理论,必须限制利率才能促进经济发展。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率是货币资金的价格,是引导资源合理配置的信号。要想使利率真正发挥出市场信号的作用,必须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显然,金融约束理论对利率限制的做法与市场规律相悖。同样,实施强制的资产替代可能会影响一国金融市场的平衡发展,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金融约束理论,在可以有效管理金融业或者能够解决市场失灵问题的前提下,政府能通过金融约束政策推动金融业发展,带动经济增长。但实际中,政府失灵现象不会消失,政府对市场过分干预的结果只能是造成资源的扭曲,甚至阻碍经济发展。

本文摘自《利率市场化的全球经验》


   本书通过比较研究,分析和总结了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俄罗斯、印度、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拉美三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利率市场化经验,对比了其利率管制的形成原因、改革的步骤、改革前后的宏观经济环境、金融机构状况、金融法律环境以及货币调控方式方面,回答了什么是金融自由化的内在动力,利率市场化给金融行业的整体模式、金融稳定带来的影响和挑战,利率市场化与利率调控手段之间的关系等重要问题。

 承诺与声明

兄弟财经是全球历史最悠久,信誉最好的外汇返佣代理。多年来兄弟财经兢兢业业,稳定发展,获得了全球各地投资者的青睐与信任。历经十余年的积淀,打造了我们在业内良好的品牌信誉。

本文所含内容及观点仅为一般信息,并无任何意图被视为买卖任何货币或差价合约的建议或请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观点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况下更改。本文并未考 虑任何特定用户的特定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任何引用历史价格波动或价位水平的信息均基于我们的分析,并不表示或证明此类波动或价位水平有可能在未来 重新发生。本文所载信息之来源虽被认为可靠,但作者不保证它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作者也不对任何可能因参考本文内容及观点而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承担责任。

外汇和其他产品保证金交易存在高风险,不适合所有投资者。亏损可能超出您的账户注资。增大杠杆意味着增加风险。在决定交易外汇之前,您需仔细考虑您的财务目标、经验水平和风险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见、新闻、研究、分析、报价或其他信息等都仅 作与本文所含主题相关的一般类信息.

同时, 兄弟财经不提供任何投资、法律或税务的建议。您需向合适的顾问征询所有关于投资、法律或税务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