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动人心的简历

2014-04-28 16:06:39

  制造正面舆论
一份优秀的简历,还应该有一个特殊的、出人意料的构成元素,它会让读者对简历的主人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想要更多地了解对方。为了让凯拉的简历更加与众不同,我们需要让读者在她的简历中得到一种独特的“品牌体验”。①于是,我们从广告业中借鉴了“客户见证”这个工具。
凯拉并没有传统意义上的那种消费者,但我们找到了她以前的两位老板和一位经理,还有几个客户,他们都对凯拉曾牵头的几个项目心存好感。我们把以上几个项目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加进了简历的“业绩附录”中,在每一个案例的段首,首先引用一位老板或客户的评价。以前的这两位老板中,有一个人现在声名显赫,于是我们就把他的评价放在了最前面,以借用他的“名人效应”。
这些对凯拉能力的好评具有很强的轰动效应,为她赢得了更多面试的机会。她借别人之口赞扬了自己的成功。

技术手册:关于你的业绩和成就,如果是从你自己嘴里说出来的,那叫吹
牛,而如果是从别人嘴里说出来的,那就是专家的证词了。

借着制作“业绩附录”的机会,凯拉得以将以前的同事们召集在了一起。这种聚会不是为了得到工作机会,而是希望得到他们对凯拉以前所取得的业绩的评价。(在这些会谈中还有一些意外收获,凯拉的同事们对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
打动面试官
凯拉跟大多数人一样,在去面试的时候总是觉得心里虚虚的。她总是事先演练一下可能会被问到的问题,对面试的那家公司也做一番研究,然后期盼着眼前的面试能按套路走下来就OK了。
错了,大错特错。带着这样的想法去参加面试,是不会展现出真实的自己的,心里也不会舒服到哪里去。因为你总是想着该怎么回答面试官的问题,容易担心过度。你需要做的是“掌控”,掌控你自己,掌控局势。放轻松,将面试变成对话的样子。你得尽快把面试转变为非正式的对话形式才行。
第一印象至关重要。你的外表,你步入房间的仪态,以及开场30秒时间里你的自我介绍,这三点左右着你面试的成功与否。你的衣着打扮、举手投足,甚至发型都透露出你的某些信息。你还得准备好“电梯演讲”,即在电梯上升数层楼的有限时间里简洁精练地自我陈述。(在本书第9章,我将详细介绍在求职场合如何准备“电梯演讲”。)你的“电梯演讲”必须短小精练但妙趣横生,既要展现自己,又能挑明你对对方项目或公司的好处。这个需要在平时大声练习才行。下面的头脑风暴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与此同时,你还需要用生动的语言向对方描述你的专业优势。你可以围绕不同的主题以递进的方式进行陈述,如下所示:
白手起家→转折关头→困难重重→大获成功

头脑风暴:30秒的开场白。
把秒表或计时器设定为30秒。开始练习开场白。什么样的开首句,什么样的起承转合,什么样的故事情节最能打动人心?在本页空白处写下你的答案。
扭转局势
作为一个自我品牌的推广者,你是有自己的日程安排的。所以,尽量把握机会去问面试官问题。反客为主。多听少说。

技术手册:面试官说得越多,就表明他(她)对你越感兴趣。

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策略,因为,一旦你在会谈中开始发问了,你与面试官的地位就近于平等了。
这样,原本单方面的问答过程就变成了双向的交流过程。
你问的问题要围绕面试公司的案例和项目进行。多了解一下这家公司的文化。一旦你这样做了(以友好的方式),你在面试官眼里就变成了一个有多个选择,而不是在一棵树上吊死的人,你会发现,在面试官心中,你的价值瞬间暴涨。反过来说,如果你表现得过于谦卑,相比其他面试者,你急于得到面试官的答复的话,你在他们心中的价值就会暴跌。
倾听是一门艺术。在听的过程中,不但可以获得大量信息,还能给对方留下深刻印象。倾听是对说话者无声的恭维,因为它表明你觉得对方很聪明,说的话很值得听。
在面试过程中,一旦你不急着讨好对方把自己推销出去了,那么你就会发现,面试官就开始坐不住了,他们就会急着拉拢你、留住你。(这是凯拉的切身体会。)在面试官心感宽慰的情况下,他(她)就会跟你讲述公司或行业内的精彩故事。面试双方的气势趋于势均力敌时,面试者得到工作的概率最大。
在面试过程中,要表现得自信,不要露出急不可待的样子。你要留给对方这样的印象:我不是来抓救命稻草的,我只选对我而言正确的东西。
在品牌推广的过程中,有这样一个真理——越是难以得到的东西,人们越是穷追不舍。(想想奢侈品制造商,他们为什么把产量控制得很小,非要让买主苦苦等待呢?就是这个道理。)你要做的也是这样。即使你迫切想要得到这份工作,也要表现出“我是个抢手货”的样子。心中牢记:瓜熟自然蒂落,强扭的瓜不甜。
知行合一
世界上没有唯一“正确”的品牌标识、品牌效益和品牌信息,但一定有一个对你而言最合适的。所以,你要找到那个能让你符合市场需求的品牌定位,专心于创造独特的品牌理念和品牌体验,但最重要的是,行动起来。
不要拖延,不要说自己还未准备好。要行动的话,现在就是唯一、最好的时机。
我们每个人的能力和特点都不相同。只要用对了地方,就是最棒的。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你的过往经历,你的个人观点,这都是你的优势。把自己的优势和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同时还要意识到,我们还有等待发掘的隐藏优势。别人眼中毫无用处或微不足道的事物,成功人士往往能发现其中的利用价值。你也应该这样。
要成为个人品牌和目标市场的专家。做好市场调查,用好自测标准。个人品牌的基础是——自知。

个人品牌理念的第3个秘诀:找到自己与市场的契合点。发现能迎合市场需求的隐藏优势。这个隐藏优势其实就是你自己:新颖、独特、强大。

第 4 章
制定个人品牌的塑造和推广策略
有的人生就伟大,有的人追求伟大,另有些人迫于形势而成就伟大。
威廉•莎士比亚
《第十二夜》(第二幕,第三场)
策略是品牌推广的操纵者。
一个好的个人品牌策略,与公司或产品的推广策略是相似的。所谓策略,就是为赢得市场而制定的方针计划,能为你在市场上占据优势地位。
你身边的成功人士也许并不是最聪明、最有才华的人,但我敢肯定,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策略”(或者是别的什么名称)。智慧和才华是很重要,但也不能把它们看得过高。我们见过太多这样的例子,他们智力超群、才华出众,然而在职场上的表现却并不尽如人意。
运气也是如此。的确,运气能为成功助力,但绝大多数成功者的“好运”都是实打实地拼来的。然而,在他们讲述自己的成功历程时,会为其加上一些浪漫色彩,说自己其实并未付出太多,只是老天眷顾而已。
策略一直被低估,其实它的价值不容小视。美国营销顾问大卫•贝克维茨说过:“策略这个东西一直受到不公正对待。好的策略能做的不是锦上添花,而是扭转乾坤。”

技术手册:个人品牌策略是一个清晰的定位,它所阐明的是你的“品牌理
念”或USP,它展现的是你与别人的不同和独特之处,并解释
这些不同和独特之处的意义何在。

我同意贝克维茨的说法。你或许也是这样想的,但不要等到绝佳的策略出现之后才付诸实施,你应该马上行动起来。其实,在你做过调查研究、分析了竞争情况、做完SWOT分析之后,就可以上路了。
策略能带给你很多优势。在制定策略的过程中你需要不断思考,这本身就是一个优势。策略思维还会逼着你提高眼界,看得更广、更远。

本文摘自《聪明人的自我营销》


   在这本书里,卡普塔将建立个人品牌看成是一种个人发展的战略。借助营销学中的原理,通过大量的实例和练习,她向读者展示了打造个人品牌的详细过程。对于希望更好地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的人来说,《你就是品牌》是一本极为难得的指南。这个全新版本探讨了“话语的力量”和实用的策略,展示了打造视觉形象、进行市场化思维、执行个人品牌策略的具体步骤。凯瑟琳?卡普塔将教会你,通过打造独一无二的“你”这个品牌,实现职业生涯的大飞跃。本书是引领你在职场或其他领域取得成功的有力指导!

 承诺与声明

兄弟财经是全球历史最悠久,信誉最好的外汇返佣代理。多年来兄弟财经兢兢业业,稳定发展,获得了全球各地投资者的青睐与信任。历经十余年的积淀,打造了我们在业内良好的品牌信誉。

本文所含内容及观点仅为一般信息,并无任何意图被视为买卖任何货币或差价合约的建议或请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观点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况下更改。本文并未考 虑任何特定用户的特定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任何引用历史价格波动或价位水平的信息均基于我们的分析,并不表示或证明此类波动或价位水平有可能在未来 重新发生。本文所载信息之来源虽被认为可靠,但作者不保证它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作者也不对任何可能因参考本文内容及观点而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承担责任。

外汇和其他产品保证金交易存在高风险,不适合所有投资者。亏损可能超出您的账户注资。增大杠杆意味着增加风险。在决定交易外汇之前,您需仔细考虑您的财务目标、经验水平和风险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见、新闻、研究、分析、报价或其他信息等都仅 作与本文所含主题相关的一般类信息.

同时, 兄弟财经不提供任何投资、法律或税务的建议。您需向合适的顾问征询所有关于投资、法律或税务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