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量在第一次做对(1)

2014-02-22 08:30:01

  作为一个领导者,如果在作出一个决定之前,不能全盘考虑、尽量减少风险和错误的可能性,就是不负责任的表现。一个决策上的失误,对个人来说可能没什么,但对企业来说,就可能造成无法补救的严重后果。因此,领导者必须保证不能失误,必须作出正确的判断,并尽量在第一次把事情做对。

  作为一名企业领导者,董明珠心里其实非常清楚她说话和做事的后果以及影响。因为事关企业发展大计,她的每一个决策都必须经过深思熟虑,决不能凭着鲁莽和意气用事。可以说,董明珠的自信背后,是由一名企业家的深谋远虑在做支撑的。她之所以能够有这样的自信,坚持自己的每一个决定,绝非倔强、固执的个性使然,而是一种理性思考后的从容。至于董明珠经常说的“我永远是对的”,实际上反映了这样一种指导思想——力争第一次就要把事情做对,不给自己留后悔的余地。

  但是,能够第一次就做对的人毕竟太少了,谁都不可能不犯错误。有些看似非常简单的事情,做的人由于没有经验或者不够细心,同样会错,更不要说一些难度较大的事情和创造性的工作了。没有谁能生而知之,但是这不能成为人们犯错误的借口,只要更加用心学习,人们可以将犯错误的几率降到最低。人的一生中不可避免地会犯错误。有些错误,是由于我们对客观事物没有足够的认识,导致判断上的失误。要避免这种错误,就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开阔自己的眼界,掌握更充分、更全面、更完整的信息,杜绝自己判断、决策过程中的盲目性,才能减少这类错误的发生。

  还有一种情况是我们在做某件事时,心中已有主见,自认为自己的判断、抉择是完全正确的,然而,居然遭遇到别人完全相左的意见。我们也许可以坚信自己是正确的,而对方是错的,或许要与对方争论一番,以维护自己的观点。不过这时候,最好能冷静地想一想,对方说得是否有道理,如果对方说得并非全无道理,那何不适当地否定一下自己呢?

  有一家广告公司犯过这样一个错误(我们在工作中经常遇到这样的事情),在为客户制作的宣传广告中,由于一个业务员的疏忽大意,将客户联系电话中的一个号码弄错了。而当他们把制作完毕的宣传单交给客户时,客户由于时间紧迫,没有经过详细检查就接收了。直到新闻发布会结束后,客户在整理剩下的宣传单时,才发现关键的联系电话出现了错误,而此时宣传单已发放了5000多份。客户一怒之下,要求广告公司赔偿损失。由于错在己方,而且客户召开新闻发布会的确耗资不少,经协商未果,广告公司只好按照客户的要求进行了赔偿。但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这件事情在业界传开后,这家广告公司便在众多客户中失去了信誉,渐渐没有生意可做了,因为其他人害怕他们再出差错给自己造成麻烦和损失。

  仅仅因为一次小小的失误,就把一家本来极有前途的广告公司给毁了。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假如广告公司的员工在工作中能细心点儿,能在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那么,则完全可能是另外一个结果。

  也许有人会说:“第一次没做对不要紧的嘛,我可以做第二次、第三次。”而且“第一次就要把事情做对”这个要求实在过于苛刻,有点不近情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既然我们都是凡人,怎么可能不犯错误?是的,第一次没做对,当然可以重新做第二次,甚至第三次,但是这样做的代价是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既然问题出在不够细心这个小问题上面,为什么当初不能认真一些呢?

  有些企业制定作业流程以便让员工正确地做事情,在很多成功的企业里,“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须的。比如,在麦当劳,炸鸡腿、鸡翅的时间是用秒来控制的。少一秒,鸡肉没熟透;多一秒,鸡肉会显老。也就是说,多一秒还是少一秒,都会影响鸡肉的口感和质量。因此,每位麦当劳员工都必须一次做对,顾客不允许他们出错。福特汽车公司也如此要求自己的员工,在整条流水线上,每一个零配件生产出来之后,马上就要被送去组装,而只要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导致全线停产,所以必须在第一时间就把事情做对。对此,任何人都没有借口犯错。

  在管理当中,不仅仅要教育员工树立“第一次做对”的观念,企业的经营者也同样应把“第一次做对”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无论是做普通的日常工作,还是像经营一个企业这样的大事,都要抱着“第一次就尽量把事情做对”的负责任的态度,唯有如此,才能避免错误发生,减少由此给企业造成的损失。

本文摘自《董明珠谈营销》


   《董明珠谈营销》首次清晰地梳理了董明珠对格力名牌战略、专业化战略、独创的专营销售模式、渠道创新、质量管理等等的思索和实践,揭示了格力品牌畅销的董式营销奥秘,解秘了董明珠的斗争哲学、为商之道和独特的人格魅力,真实披露了董明珠作为一名女性企业家领导格力在激烈商战中的心路历程。这是一本全面解读“中国制造”代表人物、格力电器总裁董明珠管理思想的作品。

 承诺与声明

兄弟财经是全球历史最悠久,信誉最好的外汇返佣代理。多年来兄弟财经兢兢业业,稳定发展,获得了全球各地投资者的青睐与信任。历经十余年的积淀,打造了我们在业内良好的品牌信誉。

本文所含内容及观点仅为一般信息,并无任何意图被视为买卖任何货币或差价合约的建议或请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观点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况下更改。本文并未考 虑任何特定用户的特定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任何引用历史价格波动或价位水平的信息均基于我们的分析,并不表示或证明此类波动或价位水平有可能在未来 重新发生。本文所载信息之来源虽被认为可靠,但作者不保证它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作者也不对任何可能因参考本文内容及观点而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承担责任。

外汇和其他产品保证金交易存在高风险,不适合所有投资者。亏损可能超出您的账户注资。增大杠杆意味着增加风险。在决定交易外汇之前,您需仔细考虑您的财务目标、经验水平和风险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见、新闻、研究、分析、报价或其他信息等都仅 作与本文所含主题相关的一般类信息.

同时, 兄弟财经不提供任何投资、法律或税务的建议。您需向合适的顾问征询所有关于投资、法律或税务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