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当大力支持本土品牌(1)

2014-02-21 19:16:33

  政府要求我们自主创新,而我们也确实创新了很多技术,甚至于我们的很多技术已经超过了国际水平的专业技术,但我们在政府招标的过程中往往会被告知:只采购进口品牌。当我们的产品达到同等质量标准的时候,你们应该允许我们参与竞标。而且我觉得本土品牌的质量达到或者可以超越它的时候,你应该无条件地选择本土品牌,应该支持本土品牌的自主创新。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常会听到很多企业发出的声音,他们迫切希望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或者是资金方面的,或者是用地方面的,一些企业认为得到了这些就是一种最大的支持。董明珠对此持相反的意见,她说:

  我觉得不是,我希望政府的支持应该是一个平台,应该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

  但是,现在的政府采购存在一个崇洋媚外的怪现象,就是在采购中倾向于外资品牌,或者是合资品牌,而对于本土的品牌则设置壁垒,完全拒之门外。董明珠认为,作为招标产品,应该以技术标准来设定一个门槛,而不是以什么品牌为准。有的地方政府采购时明白地说“只采购进口品牌或合资品牌”,就是说中国人不用中国的产品,这让人很难以理解。中国人不用中国货,这除了说明本土品牌质量的差强人意以外,还有别的什么原因?

  格力并不畏惧外资品牌进来,进口品牌进来不仅不会打破原有的和谐,反而会进一步促进产品结构的平衡,一个前提是必须统一标准。格力希望竞争能够建立在公平的基础上,用产品质量作为尺度和评价标准,而不是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问题。这与格力空调在海外的情况大相径庭。在巴西,格力空调是最受欢迎的品牌,相当于富裕阶层使用的标准,有钱人买的都是格力空调,因为它的技术、性能和外观等方面都是最好的。当然,格力空调在国内市场也已经初步具有了这个实力,很多人购买空调会首选格力,但是在与国外品牌比较的时候,还是会倾向于选择国外品牌。

  对于有些人认为国产品牌不争气,只配在嘴巴上给予声援,没有必要在行动上进行支持的观点,董明珠说:

  这本身就是一种借口。按照标准就应该说,我要什么样的技术标准,你应该允许人家进来,展示他的产品。在这个竞选过程中,你认为他的产品不符合要求,当然可以拒之门外,但是你现在没有让他进来,你怎么能简单地用品牌来确定他行还是不行!

  我们也看到,现在很多外资企业在中国建厂做产品,也有在质量控制上甚至还不如国内产品的,但是仅仅挂上了外资品牌的名称,就身价倍增。有时在政府招标项目中就因为是外资品牌最终胜出的例子数不胜数,这样显然对国内品牌很不公平。格力等国内企业所要的扶持,并不是要国家政策倾斜于不符合标准的产品,而是对于所有符合标准的产品都应一视同仁,作为中国政府,尤其应该责无旁贷地支持有竞争力的本土品牌。

  我觉得不仅仅是合肥,其实还有不少地方的相关部门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其背后原因究竟是什么现在我还不知道。但我觉得,外国人到中国来,他们在运作上的手段可能也不比我们差到哪里,甚至可能比我们还要多得多,我觉得这是在营销手段中体现出来的。我们现在也呼吁政府要重视这个,应该要立法,要明文规定。据我们了解到,即使在与国际接轨以后,美国政府自己还有明文规定,政府采购本土产品不能低于90%。

  像格力这样一个产品质量有保障的企业,按照董明珠的理解,在参与政府采购的过程当中,不应该分出过多的精力在与政府疏通或者找关系上,而更应该是通过一个公正的途径去参与竞争。而针对格力这样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企业,政府无疑应当进行大力倾斜和重点扶持,对国外品牌设置一定的壁垒,全力支持本土品牌。当然,支持本土品牌并不是让不合格的产品也有市场,而是指对达标的本土品牌在合理合法的范围之内实行倾斜。

  董明珠认为,通过政府采购政策支持本国产业,是世界各国通行的做法。如美国虽然已经签署了WTO《政府采购协议》,但美国政府采购也只有10%是给外商的。这种有利于自主创新产品做大做强的方法,在中国,却由于并无具体的规定出台,在实际执行中存在很多问题,实行起来困难重重,完全没有体现出对民族品牌的支持。应该说,政府也已注意到这个问题,制定了在招标中优先选用国内品牌的相关规定。如《政府采购法》规定须优先“采购本土货物、工程和服务”;财政部制定了《中央单位政府集中采购管理实施办法》,强调政府采购坚持低价优先,不得指定品牌。

本文摘自《董明珠谈营销》


   《董明珠谈营销》首次清晰地梳理了董明珠对格力名牌战略、专业化战略、独创的专营销售模式、渠道创新、质量管理等等的思索和实践,揭示了格力品牌畅销的董式营销奥秘,解秘了董明珠的斗争哲学、为商之道和独特的人格魅力,真实披露了董明珠作为一名女性企业家领导格力在激烈商战中的心路历程。这是一本全面解读“中国制造”代表人物、格力电器总裁董明珠管理思想的作品。

 承诺与声明

兄弟财经是全球历史最悠久,信誉最好的外汇返佣代理。多年来兄弟财经兢兢业业,稳定发展,获得了全球各地投资者的青睐与信任。历经十余年的积淀,打造了我们在业内良好的品牌信誉。

本文所含内容及观点仅为一般信息,并无任何意图被视为买卖任何货币或差价合约的建议或请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观点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况下更改。本文并未考 虑任何特定用户的特定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任何引用历史价格波动或价位水平的信息均基于我们的分析,并不表示或证明此类波动或价位水平有可能在未来 重新发生。本文所载信息之来源虽被认为可靠,但作者不保证它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作者也不对任何可能因参考本文内容及观点而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承担责任。

外汇和其他产品保证金交易存在高风险,不适合所有投资者。亏损可能超出您的账户注资。增大杠杆意味着增加风险。在决定交易外汇之前,您需仔细考虑您的财务目标、经验水平和风险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见、新闻、研究、分析、报价或其他信息等都仅 作与本文所含主题相关的一般类信息.

同时, 兄弟财经不提供任何投资、法律或税务的建议。您需向合适的顾问征询所有关于投资、法律或税务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