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内需:首先要管好流通环节

2013-11-10 14:16:25

  如果说解决民穷有相当的难度,那么,我们政府至少应该管好流通环节。商品流通成本降低必然带来商品价格下降,价廉物美的商品总是最能激发消费热情的。可是,我们连这么简单的工作都没做好。

  2011年1月6日,央视经济半小时播出一个很有意思的节目〈牛肉干旅行记〉。在这里节目里,我们发现,在牛肉干最终零售价组成中,生产成本只占百分之十几,而占最终零售价50%的是流通环节的费用。这个流通环节的费用很大部分是被零售超市以进场费、条码费、各种店庆费以及超市营业利润等各种名目拿走了。

  在节目里,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对比,西安一些批发商因为不堪大型超市的盘剥,放弃做超市,自己在繁华路段开休闲食品卖场,在他们自己的卖场里,即使将牛肉干等商品在批发价基础上加价40%,还是比大超市同样商品便宜15%—20%!

  遗憾的是,这个节目,只是发现了问题,却浅尝即止,并没有去挖掘问题的根源——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大型超市可以在商品零售价中拿走最大一块蛋糕?

  我们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有一个习惯,总是很喜欢引进沃尔玛、家乐福这样的零售巨头。为了引进这些大型零售商,往往不惜代价——很低的房租,甚至还有免租期;各种税收、政策优惠等等,这些都还不算什么,最可怕的是,当这些大型超市凭借自己的规模优惠、成本优势用各种不正当手段消灭周边零售小店时(比如,在这些超市里长期都在醒目位置公然做这样的广告:凡在本超市周围3公里范围内,发现同一商品价格低于本超市价格,我们将给价差5倍赔偿,)——我们地方政府部门基本都是默认甚至纵容。

  当大型超市如愿消灭周边零售小店,获得区域零售业的垄断地位后,它们自然就有足够的筹码一边盘剥进伙商,一边加价掠夺消费者,从而获得超额的垄断利润。而我们政府主管部门对此长期是视而不见,甚至可以说不作为。

  2011年7月〈法制日报〉报导了零售垄断巨头是怎么盘剥终端消费者的。现摘录部分内容:

  在这个通胀凶猛的时期,商场、超市的进场费扮演了何种角色?这个中国商业的怪胎显然正裂变为经济毒瘤——不仅吞噬着无数生产厂家的利润和消费者的腰包,而且一步步推高物价和社会交易成本,致使整个市场逐渐丧失敏感、公平与竞争活力。

   对北京锦绣大地批发市场六种干果价格的调查显示,每100克杏仁4.8元、腰果7元、开口松子7.2元、生核桃仁6.6元、葡萄干1.2元、开心果6.6元。而在北京的一物美大卖场,同类商品的价格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每100克杏仁变成了15.9元、腰果变成14.2元、开口松子变成25.8元、生核桃仁变成19元、葡萄干变成3.29元、开心果变成17元。平均下来,六种商品的超市价格是批发市场价格的2.85倍。

  中国商业联合会零供调节平台副主任姚文华曾经指出,通过行业测评,一些超市的费用达到了40%到45%。中国商业联合会副会长王耀也表示:“一件服装的成本加价率从2.3倍可以到12倍。零售商收费越高,商品的最终加价就越高。”

  我们一方面连年高喊启动内需,另一方面又放任一批零售巨头以高额的垄断价格吞噬老百姓的购买力。我们一方面压倒一切保8,想尽办法新增就业岗位解决低端人群就业问题;另一方面又纵容大型超市以总总不正当手段消灭恰恰能解决大量低端人群就业的零售小店;我们制定政策很少有过通盘系统性考虑,所以我们的经济政策往往效果极差。

  

本文摘自《你所不知道的冰冷经济真相》


   分税制、民生产业市场化、加入世贸,这三大政策决定了近十年来中国经济的走势,改变了中国社会的许多基本形态,并对中国的未来产生了巨大影响, 20世纪90年代的三大政策虽然让中国经济在进入21 世纪后继续保持了10年高速增长,但是这个增长却是以牺牲民众福利以及导致中国经济陷入结构性困境为代价的。所以,对过去经济政策的反思意义是十分重大的,当前中国改革事业正面临一个十字路口上的选择,是继续按照过去模式发展只做少量修补,稳定压倒一切。还是对过去模式做重大调整探索另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 《你所不知道的冰冷经济真相》从宏观经济政策解读入手,先后分析了 GDP 保8背后的就业压力,国进民退的结构性原因,产业空心化的形成是关键要素的非市场化等众多经济社会问题。力图为读者展现一幅中国经济的宏观画卷,希望大家能够把握时代的脉搏,找到自己的位置。

 承诺与声明

兄弟财经是全球历史最悠久,信誉最好的外汇返佣代理。多年来兄弟财经兢兢业业,稳定发展,获得了全球各地投资者的青睐与信任。历经十余年的积淀,打造了我们在业内良好的品牌信誉。

本文所含内容及观点仅为一般信息,并无任何意图被视为买卖任何货币或差价合约的建议或请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观点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况下更改。本文并未考 虑任何特定用户的特定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任何引用历史价格波动或价位水平的信息均基于我们的分析,并不表示或证明此类波动或价位水平有可能在未来 重新发生。本文所载信息之来源虽被认为可靠,但作者不保证它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作者也不对任何可能因参考本文内容及观点而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承担责任。

外汇和其他产品保证金交易存在高风险,不适合所有投资者。亏损可能超出您的账户注资。增大杠杆意味着增加风险。在决定交易外汇之前,您需仔细考虑您的财务目标、经验水平和风险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见、新闻、研究、分析、报价或其他信息等都仅 作与本文所含主题相关的一般类信息.

同时, 兄弟财经不提供任何投资、法律或税务的建议。您需向合适的顾问征询所有关于投资、法律或税务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