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模式(5)

2013-11-10 13:10:26

  改革开放以后直到九十年代中期,大部分人还都没多少钱,有钱的是下海的,经商的,做出口贸易的民营企业家。在这种出口主导的经济增长中,掌握权力的官僚阶层不但不能直接获得利益,而且还要承担通胀带来的生活压力。时间一长他们的怨言就大了。“老子拼了命打江山,到头来还不如一个小商贩“,“老子为党工作一辈子,还比不上个体户“,等等诸如此类的牢骚还是有分量的,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来看,也并非毫无道理。我们知道在传统文化里人被分成“士农工商”四等,“商”是最后一等。如今商人超过农民和工人也就罢了,要超过掌握权力的“士”阶层,整个体制从文化心理上接受不了。

一方面是超发的货币需要找一个去处以减少生活必需品的通胀压力,另一方面是体制中的人需要一个分享改革开放成果的渠道。于是就发生了政府主导的财富大转移,主要手段是住房改革,医疗改革,教育改革。

这些改革是在“打破大锅饭”的口号下进行的。原来住房,医疗和教育都是福利性质,基本不要钱。政府把这些福利取消,推向市场之后,所有的人一下就失去了安全感,必须开始存钱了。小孩的教育,将来结婚买房,家里谁生个大病,等等,都要花大钱。这样一来,虽然人民币继续高速增发,这些钱最终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个人的银行账号,但大多数人由于缺乏安全感,必须存钱,在日常消费上就不太敢放肆,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生活必需品(吃饭穿衣)的通胀压力。

我们可以看到这里边的逻辑关系。住房,医疗和教育的费用越高,普通人需要存的钱就越多,银行就可以增发越多的货币,GDP就长得越快。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可以拉高土地价格,靠卖地赚钱,各级官员和公务员能分到或便宜买到高价商品房(有点路子的都好多套),而下海经商那批私营企业家手里的钱就相对贬值了。财富从实体经济转移到了房地产,从“商”转到了“士”的手里,当然,很多“士”现在也经商了,主要经营的就是房地产行业和其他垄断行业。

一般经济学家会把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和世界范围的其他资产泡沫相提并论,并互相比较。其实两者性质完全不同。一般来说,资产泡沫由借来的钱吹起来,当大批人还不了债的时候就破灭了(美国的房地产泡沫就是这样)。而中国的房地产十几年涨了十几二十倍,主要是由增发的货币而不是信贷支撑的(尽管最近两年信贷比例有所增加)。严格来说这不是由于大众的投机心理导致的群体赌博,而是官方主导的一次财富大转移。有些经济学家以房价收入比等数据论证这个泡沫必破,那是不了解或者忽略了中国国情。房价降不降,降多少,政府说了算,不是像西方那样由客观经济规律决定的。

  

本文摘自《下一个泡沫》


   本书讲解了经济泡沫和货币泡沫形成的原理,结合现实世界的各种情况,从“泡沫”这一角度解读了世界经济的全貌。经济无法与历史、文化、政治等元素割裂开来,我们必须面对这样一个错综复杂的世界。
  这个世界不是乌托邦——简单得就像《模拟城市》;这个世界也不是地狱——阴谋和陷阱无处不在。本书的作者王希秋先生正是看清了这一点。他的文章里没有对经济理论生搬硬套的机械运用,也没有为迎合部分国人对阴谋的偏好而歇斯底里。在理论方面,本书涉及许多宏观经济学与货币金融学的知识,深入浅出地阐述了30年来世界经济发展的脉络;在现实方面,本书强调?中国—美国—欧盟微妙的三角关系,从政治、军事、经济的立体视角分析了这出新“三国演义”。

 承诺与声明

兄弟财经是全球历史最悠久,信誉最好的外汇返佣代理。多年来兄弟财经兢兢业业,稳定发展,获得了全球各地投资者的青睐与信任。历经十余年的积淀,打造了我们在业内良好的品牌信誉。

本文所含内容及观点仅为一般信息,并无任何意图被视为买卖任何货币或差价合约的建议或请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观点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况下更改。本文并未考 虑任何特定用户的特定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任何引用历史价格波动或价位水平的信息均基于我们的分析,并不表示或证明此类波动或价位水平有可能在未来 重新发生。本文所载信息之来源虽被认为可靠,但作者不保证它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作者也不对任何可能因参考本文内容及观点而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承担责任。

外汇和其他产品保证金交易存在高风险,不适合所有投资者。亏损可能超出您的账户注资。增大杠杆意味着增加风险。在决定交易外汇之前,您需仔细考虑您的财务目标、经验水平和风险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见、新闻、研究、分析、报价或其他信息等都仅 作与本文所含主题相关的一般类信息.

同时, 兄弟财经不提供任何投资、法律或税务的建议。您需向合适的顾问征询所有关于投资、法律或税务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