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台高筑

2013-11-10 10:58:28

  经过整整一代人的时间,美国人已经习惯了这种由消费主导的生活方式,中产阶级的生活水准也被重新定义了。富裕的生活提升了美国人的自豪感,同时也让更多的人不知不觉中就把美国和富足画上了等号。大家的感觉是,我是美国人,我就应该这样生活,这就是美国梦,今天实现了。

美国政府全力支持这样的消费。政治家们认为,苏联倒台标志着美国消灭了唯一的对手,成为全球霸主,既然是霸主,自然就什么都不用怕,借了别国的钱也不用还,难道谁还敢来讨债不成?不仅可以借钱花,美国自己还可以印钱花,有哪个国家敢不接受美元吗?那就花吧,老百姓高兴,政治家可以连任,资本家发财,皆大欢喜,何乐而不为呢?

为了鼓励消费政府先吹股市泡沫,破裂之后又吹房地产泡沫。美国2/3的人有产权房,眼看着房价噌噌往上涨,大家越发觉得富裕了。很多人开始从房子里借钱消费。根据统计数据,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人平均拥有自己房产的80%,或者说还有20%房贷没还清。到现在这个数字降到了30%多一点。也就是说在二十年里美国的普通家庭向银行借了相当于自己房子价值一半的钱,花掉了。

当然这里边有很多原因。有些家庭因为失业,离婚,或者其他原因收入下降,但又不愿意放弃已经习惯的生活方式,所以用房子抵押借钱消费。有些本来就是低收入阶层,应该算穷人而不是中产阶级,但向往中产阶级的日子(毕竟也是美国人,都征服世界了,凭什么我就不能沾点光?),正好也有房子,虽然破点儿,位置差点儿,也涨价了,白来的钱为什么不享受?还有更多的人本来已经过得不错了,还嫌不过瘾,要体验一下富人的感觉,也算不旺来人世一遭,于是就来个周游世界,或者名牌跑车,私人飞机,游艇,等等。美国人有不错的社会保险和养老福利,所以存钱的压力本来就很小,再加上政府一宣传,形势大好,越来越好,就更没顾虑了。

在房地产泡沫高潮期(2005~2006年),银行甚至超过房价放贷,而且根本就不管借钱的人有没有偿还能力,因为银行相信房价会一直涨下去,还不了房贷不要紧,银行把房子收回来再卖掉照样赚钱。比如一个二十郎当岁的小年轻,身无分文,工作都没有,就可以买一套二十万美元的房子,银行可能贷给他二十五万(反正放贷越多,银行业绩越好)。小伙子不但住进新房子,而且立刻到手五万现金,这等天上掉馅饼的事,还不赶紧花掉它尽情享受。

从房子里借钱只是一种途径,还有很多其他途径可以借到大量的钱。信用卡是最常见的一种。在全民疯狂消费的那些年里,银行发放信用卡的政策是“give it to anyone with a pulse”,也就是说只要你还没死得硬邦邦,还能摸到脉搏,银行就会给你发信用卡。甚至你已经有七八张了,不想再要了,银行还会用各种方法诱惑你再要一张,比如只要你接受一张新卡就白送一百美元消费额。每张卡的额度也是越来越高,一两万美元很正常。很多人从一张卡开始刷,逐渐上瘾,到控制不住,最后十几张卡都刷暴。

到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房地产泡沫破裂,银行开始回收贷款,美国中产阶级突然从天堂调进了地狱。我们可以用统计平均值来看一个普通家庭到底欠了多少债。八十年代这一家的房子值三万美元(当时的平均值),他们拥有其中的80%,也就是两万四千美元,欠银行六千美元。现在这房子大约值二十万美元(也是平均值),他们拥有30%,也就是六万美元,欠银行十四万美元。再加上买车的贷款,上大学的贷款,信用卡超前消费,等等,一个普通中产阶级家庭就欠了二三十万美元的债。随着银行收紧信贷,几年前那种到处都可以借到钱,借新债还旧债,债多不愁的日子一去不返了。许多人破产,更多的人在还债的压力之下苦苦挣扎。同时失业率大幅上升,高失业率又压低工资,中产阶级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大批曾经的中产,几年前还过得很富足的人,变成了依靠政府救济才能维持的穷人。

  

本文摘自《下一个泡沫》


   本书讲解了经济泡沫和货币泡沫形成的原理,结合现实世界的各种情况,从“泡沫”这一角度解读了世界经济的全貌。经济无法与历史、文化、政治等元素割裂开来,我们必须面对这样一个错综复杂的世界。
  这个世界不是乌托邦——简单得就像《模拟城市》;这个世界也不是地狱——阴谋和陷阱无处不在。本书的作者王希秋先生正是看清了这一点。他的文章里没有对经济理论生搬硬套的机械运用,也没有为迎合部分国人对阴谋的偏好而歇斯底里。在理论方面,本书涉及许多宏观经济学与货币金融学的知识,深入浅出地阐述了30年来世界经济发展的脉络;在现实方面,本书强调?中国—美国—欧盟微妙的三角关系,从政治、军事、经济的立体视角分析了这出新“三国演义”。

 承诺与声明

兄弟财经是全球历史最悠久,信誉最好的外汇返佣代理。多年来兄弟财经兢兢业业,稳定发展,获得了全球各地投资者的青睐与信任。历经十余年的积淀,打造了我们在业内良好的品牌信誉。

本文所含内容及观点仅为一般信息,并无任何意图被视为买卖任何货币或差价合约的建议或请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观点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况下更改。本文并未考 虑任何特定用户的特定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任何引用历史价格波动或价位水平的信息均基于我们的分析,并不表示或证明此类波动或价位水平有可能在未来 重新发生。本文所载信息之来源虽被认为可靠,但作者不保证它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作者也不对任何可能因参考本文内容及观点而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承担责任。

外汇和其他产品保证金交易存在高风险,不适合所有投资者。亏损可能超出您的账户注资。增大杠杆意味着增加风险。在决定交易外汇之前,您需仔细考虑您的财务目标、经验水平和风险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见、新闻、研究、分析、报价或其他信息等都仅 作与本文所含主题相关的一般类信息.

同时, 兄弟财经不提供任何投资、法律或税务的建议。您需向合适的顾问征询所有关于投资、法律或税务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