韬光养晦
无论中国国内发生什么事情,都有可能使国际事务更加复杂化。因为中国-经济、政治、军事-实力的规模决定了它的影响力会远远地跃出其边界之外。像中国这样拥有如此实力的国家,绝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诞生的。现有的大国名单包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和俄罗斯,它们的地位两个世纪以来几乎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大国就像歌剧中的首席女主角,在国际舞台上的进进出出都惊天动地。20世纪初德国和日本的崛起,或者同期哈布斯堡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衰落,这两个帝国的衰落就在巴尔干酿成了此起彼伏的危机,也使现代中东陷入了绵绵不绝的纷争。
从近年来世界局势的发展来看,上述规律体现得并不十分明显。当代日本和德国已经分别成为世界第二和第三大经济体,但在政治和军事上依然无所作为。迄今为止,中国的崛起已经梦想成真,但对国际社会造成的震荡却十分有限。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发展的第一个十年,当时的中国事实上根本没有什么外交政策,或者更确切地说,发展就是中国的大战略。中国把修好对美关系视为发展的关键环节,部分原因在于它希望得到世界上最大的市场和最先进的技术。从更大范围来看,中国正在埋头苦干,也就是中国领导人邓小平所说的“韬光养晦”。在多数情况下,这种“不干涉”(noninterference)和“不对抗”(nonconfrontation)政策仍在延续。除了涉台事务不容染指外,中国尽力避免与其他国家政府发生对抗。迄今为止,中国的关注点仍然集中在经济增长上。2007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上发表了长达两个半小时的讲话,详尽地阐述了经济、金融、工业、社会和环境等问题,但对外交政策却所涉甚少。
谈到所谓的“中国崛起”时,中国的许多退休外交官忧心忡忡。“这种说法让我感到震惊,”中国外交学院前院长、前法国大使吴建民表示,“我们的国家还很穷,依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不希望人们谈论我们的国家时……夸大其词。”原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方星海也以同样的口吻指出:“请记住:美国的人均GDP是我们的25倍。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近年来,中国围绕如何表述其外交政策方针进行了一场有趣的争论,上述担忧在这场争论中得到了应有的体现。2002年,时任中共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的郑必坚创造了“和平崛起”一词,用以表达中国安安静静地顺着全球阶梯向上攀登的愿望。郑必坚的说法获得了广阔的市场。然而,这一提法后来却失宠了。
许多西方分析家认为,这一提法的问题出在“和平”一词上,它有可能限制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选择自由。事实上,在这一问题上,中国国内并没有多大分歧。中国把台湾问题视为自己的内政,并认为有采取武力手段的权力,尽管动武是最后的选择。正如郑必坚对我说的:“林肯为了捍卫联邦而打了一场战争,但你们仍然可以说美国是和平崛起的。”
本文摘自《大国崛起的经济新秩序时代》
全球百位最具影响力的公共知识分子、CNN节目主持人、《新闻周刊》国际版主编法里德·扎卡利亚为我们重新界定各国经济强弱,剖析全球发展及美国强权地位之变异!
这是一个群雄崛起的时代!
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南非、肯尼亚……
以及许许多多国家的强大
后美国时代来临了!
世界经济新秩序重整,我们的基点和机会在哪里?
后美国时代,谁能为我们重画世界经济结构大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