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几个月后,我发现总经理对我的态度冷淡了许多,从以前的赞赏到不置可否再到置若罔闻,后来又通过销售主任暗示我要多做业绩少提建议。这令我非常失望。不错,作为一个销售员,我是没有什么业绩,但我在管理制度建设和完善上提出了很好的建议,而且也得到了肯定,怎么能说不重视就不重视呢?后来,我又提出申请转到策划部,但总经理以先做好本职工作为由拒绝了。如今进入公司一年多了,跟我一起进来的销售员要么成为区域代理,要么被提拔为部门经理,就是仍然做销售员的也每个月都能拿到好多订单,月收入过万都是家常便饭,只有我,依然每月拿着800元的基本工资,加上饭补和偶尔撞上门的小订单,最多也没超过3000元,还不如新入职的员工挣得多。这令我的处境非常尴尬。”
“如果公司能够按照我提的建议做的话,现在肯定能做得更好。”最后,刘威仍念念不忘自己的建议。其实,刘威始终没有认识到,造成他尴尬处境的恰恰是他引以为豪的对公司的不断建言。不错,对于员工积极建言的态度,公司应该及时奖励,因为这说明员工真正和企业站在一个角度想问题,这也是总经理第一次肯定并重奖他的原因。但是,没有一个公司是完美的,或多或少都存在缺陷,即使要改进,也需要在不断发展中进行,而不可能在成立之初就一步到位——这是由公司的财力和人力状况决定的。因此,好的建议肯定会被考虑,但未必都能立刻实施。此时,像刘威一样执著于公司的完善是绝对不可取的,更何况这也不是刘威的本职工作。不顾本职工作而致力于无成效的事无异于喧宾夺主,是不足取的。
这类职场“思想者”在各个公司中都很常见,多为毕业之初、血气方刚的年轻人,他们有头脑、有想法、有激情,这些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但常常失之于浮,思而不做,务虚不务实。他们犹如赵括纸上谈兵一般,把企业经营说得很简单,认为只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做,就能坐等成功到来。实际上,一个公司的运营要比作战还要复杂,所以,对于这种“思想者”,华为总裁任正非的处置非常坚决。有个刚毕业的高材生,刚进华为不久,就洋洋洒洒地给总裁任正非写了一封万言书,“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对华为的经营战略问题发表高见。任正非看后,大笔一挥,批道“此人如果有精神病,建议送医院治疗;如果没有,建议辞退!”任正非的做法也间接反映出企业对员工的需求。企业需要的是实干的员工,而不是夸夸其谈的理论家,因为关于企业的发展,每个有头脑的人都能说出颇有见地的想法,但仅有想法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思想如果不能转化为具体方法并产生结果的话,再高明的思想也只是空中楼阁。
本文摘自《业绩决定工资》
业绩是体现价值的唯一标准,业绩是打开高薪宝库的钥匙,业绩是攀上成功高峰的武器!
许多员工在工作时看过程,做过什么工作,付出多少辛劳;在领薪时看结果,拿到多少工资,发了多少奖金。完全忽视了工作与薪水之间最重要的环节——业绩!要知道,勋章只授予战功赫赫的将士,高薪仅属于业绩卓越的员工。工资多少,不是取决于你做了多少工作,而是取决于你创造了多少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