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强调的是,所有这些问题在科学上并不是非黑即白。有些问题,如臭氧层空洞或缺水,是非常明显的,其趋势显而易见。而对于其他问题,尤其是气候变化问题,仍有人持怀疑态度。但是已有足够明确的证据,而且也有足够的科学共识要求我们立刻采取一些措施。
目前,各界广泛认为应该对这些问题提起注意。作为影响企业行为的传统超级力量,政府从未放手。而推动力量还远不止于此。世界各国的监管部门也不再对污染问题视而不见。民众绝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发生。社会各界也都付出很多努力,来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并让污染制造者为他们给环境造成的危害付出代价。在商业领域,现在有其他一些方面的力量在环保问题上起着更突出的作用。非政府组织、顾客以及员工,越来越多地对形形色色的此类问题提出尖锐的质疑,并呼吁采取行动。仅举一例。惠普表示,在2004年,有60亿美元的新生意就是部分依赖于如何应答客户关于公司在环境和社会效益方面的要求,这个金额比2002年提高了660%。这些需求开始重塑市场,带来了新的商业风险,也为准备好回应此类需求的企业创造了机会。
不断演变的挑战
环境问题,过去集中表现为人们对“成长的限制”以及主要自然资源(例如石油和工业金属)将慢慢耗尽的前景的担忧。而这些担心往往有些过分夸张。另外一方面的担心集中在污染方面,现已证明这种担心是更为持久的。我们知道人类能够颠覆自然——小到地方水道,大到全球空气、吸收污染物、提供我们所需要的根本的生态系统服务,诸如干净的水、可呼吸的空气、稳定的气候,以及丰产肥沃的土地等。
最近的大事件是,在环保阵线上出现了一批新的利益相关方,包括银行和保险公司。连一直像激光一样只紧紧盯住投资回报的金融服务业都开始为环境问题担心了,你就知道有大事发生了。华尔街巨擘高盛公司宣布将要“推进保护森林和防范气候变化的行动”。高盛宣称,将“鼓励”其客户更重视环保问题,他们许诺将在替代性能源开发方面投资10亿美元,并已购买了一家建造风力发电厂的公司。即使是对高盛而言,10亿美元也不是一个仅用来做个姿态的小数目。JR26;PR26;摩根、花旗集团,以及其他知名大公司也作出了类似的承诺,并且已经纷纷签署了“赤道原则”(要求对大宗贷款作环保方面的评估)。
本文摘自《从绿到金》
2001 年圣诞前的几周,荷兰政府查封了索尼公司运往欧洲的130万台 PlayStation 游戏机。是什么令索尼公司面临失去假日抢购这一重要商机的风险?贸易战?还是针对暴力视频游戏的禁运?答案是,在游戏控制器的电线中发现了虽然很少,但已超过法律限制量的有毒元素“镉”。为解决这个“小小的”环保问题,索尼付出了超过了 1.3 亿美元的代价。
遭受过类似经历的,并不只是索尼一家。但索尼的经历突出的表明:即便是最好的企业也会出乎预料地遇到环保问题。它并不是可有可无的附加议题,而是会令企业实实在在地付出经济上的代价。聪明的企业会通过对环保挑战的战略管理取得竞争优势。
本书探讨的正是每一个企业高管在应对企业与社会所面临的环保挑战时,所必须了解的一切。丹尼尔和安德鲁以多年的经验和对全球数百位企业领导人的采访为基础,介绍了企业如何通过将环保思维融入其企业战略,以创出源源不绝的价值——削减成本,降低风险,增加收入,并建立强有力的品牌。
两位作者也提供了明确的建议,通过世界各大企业在这方面的成功和失败,对企业的“从绿到金”之路提供了切实的工具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