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节:第四章 隐藏的垄断与共谋(11)

2014-04-17 09:05:49



  清华大学光盘国家研究中心认为,与EVD、HVD等其他自主规格一样,在BD、HD-DVD等国际规格存在的情况下推出CH-DVD,是出于"要使中国厂商拥有价格竞争力,就必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想法。实际上,CH-DVD的物理层以东芝主导的HD-DVD为基础,采用现有规格时,可以使用面向BD、HD-DVD的编辑环境,但需要缴纳与HD-DVD影碟机相同的授权费,成本是不是会低于HD-DVD影碟机关键在于中方的谈判实力。

  2007年第一季度,EVD惨淡的销售与2006年底 EVD联盟高调亮相时火热场面形成鲜明对比。EVD售价高出普通DVD碟机2-3倍,更为严重的是来自EVD的片源短缺,很多好莱坞的大片没有EVD版本,使得消费者买回去碟机后无片可看。对此,EVD联盟秘书长张宝全表示:"销售的确出现了阻力,但主要原因并非技术,而在于片源的短缺,EVD在产业上已经具备了优势,但是现在的情况是有了军队和武器,却没有子弹(指片源),怎么进攻?"

  销售的下滑不仅打击了渠道的信心,EVD联盟内生产企业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媒体记者采访多家企业获悉,步步高年内并没有再推出EVD新品的计划,而万利达的主要精力还在于常规碟机。仅新科表示大概"十一"以后还要出新品,但是新科内部人士也无奈地表示,EVD联盟内仅少数企业对EVD产品进行推动,力度显然不足。EVD联盟内已经有部分成员计划和索尼合作生产蓝光(BD)碟机。事实上,当上广电(中国的索尼)失去EVD联盟的领导权时,索尼就从EVD联盟幕后支持者转为了EVD联盟的暗中对手。

  在2007年7月的中国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青博会)上,索尼的BD阵营首次在国内集体亮相,并和东芝的HD-DVD阵营竞相展示各自新品。面对上千亿元容量的中国高清市场,东芝HD-DVD和索尼BD两大阵营在中国的产业化竞争"显得异常激烈",正在竞相拉拢中国本土家电、IT企业加入其阵营。2007年8月底,中国最大的音视频内容和服务提供商--中国华录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华录集团)正式加入索尼BD阵营。

  2007年9月7日,"中国高清光盘产业联盟"在北京正式成立,该联盟由清华大学光盘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作为牵头人,包括TCL、海尔、步步高、清华同方等19家中国发起参与者,以及微软、东芝、美国华纳等12家外方发起参与者。该联盟的成立旨在将中国版HD-DVD(又称:CH-DVD)的基础研究、产品设计、生产制造、技术支持等方面都快速实现产业化、规模化,并实现全面国产化。

  中国光盘中心负责人表示,"中国高清光盘产业联盟"对国际上的HD-DVD标准进行了三项改动:采用了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调制解调码,采用简化的导航系统,采用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音视频压缩标准AVS。通过这三项改动得以推出的中国版HD-DVD,今后能够使得中国制造企业向国际HD-DVD授权组织缴纳的专利费明显减少。此外,中国本土企业在HD-DVD上游由东芝垄断的激光头产业也有了实质性的专利突破。

  然而,EVD联盟秘书长张宝全在2007年9月11日面对《北京商报》记者时称:"高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版HD-DVD(CH-DVD)样机是东芝产HD-DVD碟机换了一个外壳。"张宝全认为,之所以会造成这种现象,完全是东芝HD-DVD和索尼BD争夺市场的结果。此外,张宝全还表示,由于CH-DVD碟机的前端还没有实现芯片化,最后的解码芯片也没有确定,所以CH-DVD碟机不可能2008年3月在国内批量上市。

  第五节 内容为王的铁律 (略)

  索尼进军影视市场; 将"好莱坞"分而治之; 谁在力挺"中国华录"?

  第六节 中国需要怎样的产经体制(略)

  "义和团"能战胜"八国联军"吗?; "财团主导型"的市场经济; 官民(政企)合一的协调体制

  下页接第五章:大产业链上的棋局



本文摘自《日本财团的中国布局》


   本书把日本当作一面镜子,用“三井”、“综合商社”、“财团”这三个概念作为一条主线,将众多热点事件、中日企业竞争与合作、重点产业分析等以案例的形式联系起来。本书不仅仅揭开了这些三井财团企业的身世之谜,更重要的是暴露出他们之间互相配合在中国众多产业上的隐秘布局和扩张战略,以及他们拓展市场和控制商权的手段,从而展现三井财团在钢铁、汽车、信息产业、石油、核电、高速铁路等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上开辟出的一个又一个战场。对于很多坚持发展中国自主品牌的企业来说,《三井帝国在行动》这本书的推出,进一步展现了“商战”的波诡云谲。在中国和全球市场上,面对一个比丰田集团还要大数十倍的三井财团这样一个“大帝国”。我们的企业如何找到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是一个急待研究的课题,涉及经济体制的层面。

 承诺与声明

兄弟财经是全球历史最悠久,信誉最好的外汇返佣代理。多年来兄弟财经兢兢业业,稳定发展,获得了全球各地投资者的青睐与信任。历经十余年的积淀,打造了我们在业内良好的品牌信誉。

本文所含内容及观点仅为一般信息,并无任何意图被视为买卖任何货币或差价合约的建议或请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观点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况下更改。本文并未考 虑任何特定用户的特定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任何引用历史价格波动或价位水平的信息均基于我们的分析,并不表示或证明此类波动或价位水平有可能在未来 重新发生。本文所载信息之来源虽被认为可靠,但作者不保证它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作者也不对任何可能因参考本文内容及观点而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承担责任。

外汇和其他产品保证金交易存在高风险,不适合所有投资者。亏损可能超出您的账户注资。增大杠杆意味着增加风险。在决定交易外汇之前,您需仔细考虑您的财务目标、经验水平和风险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见、新闻、研究、分析、报价或其他信息等都仅 作与本文所含主题相关的一般类信息.

同时, 兄弟财经不提供任何投资、法律或税务的建议。您需向合适的顾问征询所有关于投资、法律或税务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