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抵消的系统阐述(2)

2014-04-15 23:50:53

    例1?3:例1?2中的处理就是按主体理论来进行的。如果按母公司理论进行处理,仍以例1?2为例,其会计处理如下:

    在第一种情况下,与主体理论的处理要求完全相同。

    在第二种情况下,母公司按其持股比例冲减投资收益和长期股权投资。即:

    借:投资收益14 000(20 000×70%)

    贷:长期股权投资——S公司14 000

    抵消分录为:

    借:主营业务成本14 000(20 000×70%)

    贷:存货14 000

    此外,少数股东收益是按子公司的净利润来计算的,不用扣除存货中未实现的利润。

    在第三种情况下,母公司仍按其持股比例转回投资收益和长期股权投资。即:

    借:长期股权投资——S公司14 000(20 000×70%)

    贷:投资收益14 000

    之后再按母公司的股权比例一方面转回长期股权投资,另一方面调整主营业务成本。即:

    借:长期股权投资——S公司14 000(20 000×70%)

    贷:主营业务成本14 000

    另外,少数股东收益就按子公司的净利润计算,不用转回期初存货中未实现的利润在本期实现的金额。

    3?完全权益法与不完全权益法(主体理论)

    在讲述第二个问题公司间存货交易抵消的基本原理时,我们假定母公司对长期股权投资采用完全权益法。当母公司采用不完全权益法时,无论是顺销还是逆销,母子公司间的存货交易合并抵消分录与完全权益法下都存在着差异。

    

    例1?4:接例1?1,珠江公司按不完全权益法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处理。由于珠江公司采用不完全权益法,在第二、第三种情况下,珠江公司都不必对投资收益和长期股权投资进行调整。不完全权益法下,合并抵消分录如下:

    第一种情况,同权益法。

    第二种情况,由于采用不完全权益法,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与投资收益两个账户的金额与完全权益法下的相应金额会产生差异,因而,在两种方法下,除对本期投资收益与长期股权投资抵消数额不同外,公司间交易的抵消是一样的。

    第三种情况,除了对本期投资收益与长期股权投资抵消数额不同外,公司间交易的抵消也不一样,公司间交易的抵消分录(期初存货本期销售)如下: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20 000

    贷:商品销售成本20 000

    在逆销情况下,这一抵消分录为: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14 000

    少数股东权益6 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20 000

    更完整的实例请参见作者编写的《高级财务会计》第五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1?3合并会计中的特殊问题研究之一

    ——股权变动的会计处理

    从本节开始,我们将讨论合并会计中的一些比较特殊和复杂的问题:一是母公司控股股权和子公司股权变动的合并会计处理;二是母子公司间间接持股与交叉持股的合并会计处理;三是合并每股收益与合并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本文摘自《财务会计研究前沿》


  “会计学研究生系列规划教材”是由厦门大学原副校长吴水澎、厦门大学副校长吴世农、暨南大学副校长王华、厦门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黄世忠牵头组织全国相关院校的权威专家教授共同编写,为会计专业研究生核心课教材。教材基本涵盖了会计专业研究生所需掌握和了解的会计理论、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国际会计专题研究、信息化环境下会计与审计研究等诸多内容。本书立足于国内外现有研究文献,把握财务会计学科的发展脉络,为研究生提供财务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或研究空间,以便训练或培养研究生的研究思维、研究方法和独立研究过程。

 承诺与声明

兄弟财经是全球历史最悠久,信誉最好的外汇返佣代理。多年来兄弟财经兢兢业业,稳定发展,获得了全球各地投资者的青睐与信任。历经十余年的积淀,打造了我们在业内良好的品牌信誉。

本文所含内容及观点仅为一般信息,并无任何意图被视为买卖任何货币或差价合约的建议或请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观点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况下更改。本文并未考 虑任何特定用户的特定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任何引用历史价格波动或价位水平的信息均基于我们的分析,并不表示或证明此类波动或价位水平有可能在未来 重新发生。本文所载信息之来源虽被认为可靠,但作者不保证它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作者也不对任何可能因参考本文内容及观点而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承担责任。

外汇和其他产品保证金交易存在高风险,不适合所有投资者。亏损可能超出您的账户注资。增大杠杆意味着增加风险。在决定交易外汇之前,您需仔细考虑您的财务目标、经验水平和风险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见、新闻、研究、分析、报价或其他信息等都仅 作与本文所含主题相关的一般类信息.

同时, 兄弟财经不提供任何投资、法律或税务的建议。您需向合适的顾问征询所有关于投资、法律或税务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