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一定要走出去(2)

2014-02-21 18:35:41

  此外,在中国企业走出去后的发展模式上,很多企业见仁见智,做法各不相同。一些国内厂商的办法是“先投资建厂,后做市场”,而格力奉行的则是“先有市场,后投资建厂”的模式。为此,董明珠指出:

  中国企业“走出去”能否成功,取决于是否能为国家创造更多的财富,是否能持续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在有市场需求的情况下,再考虑投资建厂,是稳健而明智的做法。印度、土耳其等许多国家,都曾要求我们去设厂,而且他们都有现成的厂房,我们没去。我跟他们说,这样做有风险,而且是我无法控制住的风险。所以,我们宁可从珠海生产,出口到那里去卖,直至我们觉得有这个市场需要时才去设厂。必须先有市场,市场达到一定的份额,并有一定的实力时,我们才考虑在那里建厂。

  同样是出于这种考虑,面对外界发出的“格力电器怎么不去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设厂”的疑问时,董明珠表示:

  空调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只能在工资收入较低的发展中国家生产,才有竞争力,才有优势。

  从1998年开始,格力空调开始进入巴西市场,凭借产品质量优异和品种规格齐全的优势,很快就受到了巴西消费者的热烈欢迎,当年在巴西仅两个半月就实现销售额300多万美元。经过3年的努力,到2000年度,格力空调在巴西的销售额已经达到3000万美元,一跃成为当地市场占有率第二的空调品牌。

  广阔的市场前景,促使董明珠下决心,在巴西投入2000万美元,建成了年生产能力20万台的分体空调装配厂。该厂于1999年在巴西破土兴建,并于2001年正式开始投产。之后,随着市场的进一步扩大,格力又进行了一次扩建,至2004年,巴西格力年产量已逾30万台(套),并实现赢利近2500万美元。截至目前,格力电器在巴西的销售网点已遍及巴西全境的24个州,共拥有300多家代理商、1000多家零售商以及300多个服务网点和安装公司。格力空调借助品种齐全、技术做工精湛的优势,成功进入了巴西圣保罗、里约热内卢、桑多斯、维多利亚等主要城市的大型超市并设立了专卖柜。巴西政府曾向消费者优先推荐格力空调,在各项政府采购中也首选格力空调,这大大推动了中国家电精品名牌良好形象的建立。

  对其他新兴市场,格力电器同样以其惯有的冷静,选择“借船出海”或“借鸡生蛋”等柔性渗透战略。2004年6月,格力电器与美国惠尔浦签署空调出口协议,4万台空调正式进入印度市场。这是中国空调企业至今出口印度最大的一份订单。2005年3月,格力空调巴基斯坦生产线正式投产,与巴西基地不同的是,巴基斯坦生产线由当地经销商投资兴建,格力电器只负责提供技术支持和品牌管理。

  我们对巴基斯坦这个市场还不是很了解,等到巴基斯坦市场做成功了,我们可以把它慢慢收购回来,真正成为格力电器第二个海外生产基地。在海外建厂这个问题上,格力电器坚持一步一个脚印,稳步前行,不急于求成。

  同样,格力也没有立刻将巴西的成功模式复制到印度和俄罗斯这样一些发展中国家,格力坚持先通过当地的经销商销售格力品牌的空调,时机不成熟,不在这些国家投资建厂。

  董明珠还认为:

  一个企业出口如果目的是单纯追求出口量的突破,或者通过加大出口来赚国家退税款,目光就太短浅了。我认为出口一个很重要的目的是要让中国的品牌走向世界,用品牌形象及口碑推动空调出口的增长。出口企业应该遵守当地的法律,应自觉规范市场竞争的行为,保证整个行业的利益。巴西是格力跨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的第一步,在继续扩大巴西销售量的同时,我们下一步是扩大南美市场的销售。我们希望通过高品质的空调产品,通过“格力”这两个字,让全球的人都知道中国可以制造出最优质的产品,从而改变国外对“中国制造”的看法。我觉得所有的企业家都有这样的责任,为在世界上树立一个中国名牌做点自己的贡献。

  正是这种对国际市场的开拓精神和对产品质量的专注,才使格力空调逐渐找到国际竞争的感觉,其产品外销先后覆盖了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赢得了良好和广泛的国际声誉。如今,如果还有人把中国商品视如洪水猛兽或过街老鼠,格力电器的成功绝对是对这种言论最有力的回击。

本文摘自《董明珠谈营销》


   《董明珠谈营销》首次清晰地梳理了董明珠对格力名牌战略、专业化战略、独创的专营销售模式、渠道创新、质量管理等等的思索和实践,揭示了格力品牌畅销的董式营销奥秘,解秘了董明珠的斗争哲学、为商之道和独特的人格魅力,真实披露了董明珠作为一名女性企业家领导格力在激烈商战中的心路历程。这是一本全面解读“中国制造”代表人物、格力电器总裁董明珠管理思想的作品。

 承诺与声明

兄弟财经是全球历史最悠久,信誉最好的外汇返佣代理。多年来兄弟财经兢兢业业,稳定发展,获得了全球各地投资者的青睐与信任。历经十余年的积淀,打造了我们在业内良好的品牌信誉。

本文所含内容及观点仅为一般信息,并无任何意图被视为买卖任何货币或差价合约的建议或请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观点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况下更改。本文并未考 虑任何特定用户的特定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任何引用历史价格波动或价位水平的信息均基于我们的分析,并不表示或证明此类波动或价位水平有可能在未来 重新发生。本文所载信息之来源虽被认为可靠,但作者不保证它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作者也不对任何可能因参考本文内容及观点而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承担责任。

外汇和其他产品保证金交易存在高风险,不适合所有投资者。亏损可能超出您的账户注资。增大杠杆意味着增加风险。在决定交易外汇之前,您需仔细考虑您的财务目标、经验水平和风险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见、新闻、研究、分析、报价或其他信息等都仅 作与本文所含主题相关的一般类信息.

同时, 兄弟财经不提供任何投资、法律或税务的建议。您需向合适的顾问征询所有关于投资、法律或税务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