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的前提是做好国内市场(1)

2014-02-21 09:28:34

  2005年,是国美疯狂扩张的一年,新开店面总数达200多家。2006年,黄光裕打算继续增加100多家店面。在全国遍地开花的国美,在国外却没有它的影子。对此,黄光裕有自己的考虑:

  中国是全世界经济增长最快、未来潜力最大的一个市场,留在中国不一定是错的,我们到国外发展也不一定是对的。

  * * * * * * * * * * * * * * * *

  国美发展的时间并不是很长,真正走上全国布局不过六七年的时间,对于市场我们做得并不是很专。

  与外资家电零售连锁企业相比,国内零售企业虽然数量众多,但规模参差不齐。国内家电连锁零售企业总数超过3万家,但排名前三位的在整体消费电子市场的占有率还不足25%。像百思买等国际排名前四位的连锁企业在本国的市场占有率都达到了90%以上;在日本,家电市场被山田、小岛等四五家连锁零售企业瓜分。

  至于国美电器在国内家电零售领域所占的市场份额,2004年黄光裕在接受采访时回答说:

  (国美电器在国内家电零售领域占的市场份额为)4%。作为全国连锁企业,理想的应是15%左右,尤其是在城市市场应达到15%。对国美电器来说,七年以后可能会达到这个比例。

  因此,对黄光裕来说,国际化最重要的任务不是选择任何国外市场拓展自己的连锁零售,而是做好国内市场。从全球连锁业的发展态势来看,国美最大的发展机遇在中国而不是在国外。黄光裕也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他在2006年曾说过:

  关于有没有海外发展的计划,这也是我们的目标,有机会的时候我们会做。现在我们也做了一些准备,在香港有一些开拓,设立了分部,对国际的习惯做法进行学习,同时也要吸取对外扩张的经验。至于什么时候进行海外扩张,首先是要把国内的市场做好,然后再考虑国外的扩展问题。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国家融入到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之中。根据世界流通产业的变革以及我国入世后流通业对外开放的局面,国际家电零售巨头进入中国市场是迟早的事情。对于国外众多家电零售巨头的入侵,黄光裕这样阐明国美的对策:

  随着国美规模的扩大和市场压力的增大,将会在物流、信息系统、卖场、售中和售后服务等方面稳扎稳打。天天在做,天天在加强!

  黄光裕自信地说:

  我们并不是怕欧美的零售业巨头,你敢来我就敢去,在国内做扎实了会形成对国际巨头的一个震慑,国际巨头不见得是“狼”,就算是“狼”,以国美和目前中国几家零售商的实力,如今也可以“与狼共舞”了。

  目前,中国家电渠道正处于一个替代时期,连锁业态正在对非连锁业态进行着快速的替代。这个替代过程的速度取决于像国美这类大型的连锁企业。在2004年,黄光裕认为:

  开店的数量、速度和质量对我们来说已经水到渠成,关键是“要快”。

  家电业的全球化迫在眉睫,靠规模提升速度,以速度扩大规模,这就是国美放眼全球的战略方针之一。

  前国美副总裁张志铭对国美的快速扩张做出了详细解释,他说:“外资零售业的威胁真的不是空穴来风。打个比方,不久前我们在成都、重庆开分店,同样的店址,如果我们要每平方米两元钱的租金才能租下来,沃尔玛、万客隆等外资零售企业可能只要每平方米一元钱的租金。不是当地歧视我们,而是外资零售企业财大气粗。我国的贷款利率相对较高,海外却非常低,日本甚至刚刚结束实行了较长时间的零利率,外资零售企业融资容易,可以一下交付9年的租金,出租方的成本甚至可以一次收回,而我们只能按月或者按年交。在这种劣势下,我们必须在他们还未大举进攻时扩大我们的市场占有率,当他们真正进入时,他们有资金的优势,而我们有渠道和终端消费者的优势,才能与之抗衡。”

  黄光裕认为中国家电连锁必须迅速壮大。对于国内市场上留下的空白,必须迅速地去填补。为此,他打破从不对外公布扩张计划的规矩,在2005年“国美全球战略高峰会”上介绍国美的发展规划。有人认为黄光裕在借势炒作,实际上,他在向同行发出邀请,希望他们与国美一样迅速壮大规模,共同迎接未来外资势力的挑战!

本文摘自《中国顶级CEO的商道真经》


   二十多年来,在曾被外资力量把持的零售,通信制造、网络等行业里,成长和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本土企业家,他们带领中国企业探索出了一条非凡的成功之路,向世界彰显了中国企业家的强大力量和独特智慧。本系列图书忠实记录并深入剖析了这些教父级的企业家创业、创新的翔实过程,为读者提供了一场关于中国企业家智慧的饕餮盛宴,我们衷心地希望他们的胆识、眼光和境界,能成为后来者的榜样;他们所经历的困境、遭遇过的坎坷、付出的代价,能成为后来者的借鉴经验。如能实现这一宗旨和目的,那便是我们这支创作团队和编辑们最大的欣慰了。

 承诺与声明

兄弟财经是全球历史最悠久,信誉最好的外汇返佣代理。多年来兄弟财经兢兢业业,稳定发展,获得了全球各地投资者的青睐与信任。历经十余年的积淀,打造了我们在业内良好的品牌信誉。

本文所含内容及观点仅为一般信息,并无任何意图被视为买卖任何货币或差价合约的建议或请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观点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况下更改。本文并未考 虑任何特定用户的特定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任何引用历史价格波动或价位水平的信息均基于我们的分析,并不表示或证明此类波动或价位水平有可能在未来 重新发生。本文所载信息之来源虽被认为可靠,但作者不保证它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作者也不对任何可能因参考本文内容及观点而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承担责任。

外汇和其他产品保证金交易存在高风险,不适合所有投资者。亏损可能超出您的账户注资。增大杠杆意味着增加风险。在决定交易外汇之前,您需仔细考虑您的财务目标、经验水平和风险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见、新闻、研究、分析、报价或其他信息等都仅 作与本文所含主题相关的一般类信息.

同时, 兄弟财经不提供任何投资、法律或税务的建议。您需向合适的顾问征询所有关于投资、法律或税务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