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房地产“投资商”(1)

2014-02-21 08:43:39

  国美在香港上市以后,鹏润整体的布局是这样的:

  一是以零售业为主的国美电器,二是鹏润地产。国美电器有28个分部,分布在41个城市,占全国家电行业份额的4%左右,进入了全国20%左右的城市,目前上市的是其中13个比较成熟分部的65%。还有15个分部在鹏润投资旗下,并没有上市,这是因为你要给投资者最好的东西,当发展还没有进入到稳定的可持续发展阶段,我不应该交给他们。

  20世纪末21世纪初,北京房地产正处于高峰时期,随着北京房地产市场的不断成熟和房地产开发的专业化运作,好的项目、好的企业必然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才能成为消费者心中的名牌,而这种品牌又会成为项目的竞争优势,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一些项目就是发挥了品牌优势,才取得了好的效果,如万泉新新家园、阳春光华。

  黄光裕是个老地产了,他的第一个项目在1996年就动工了。黄光裕的国美电器堪称中国家用电器零售业的航母,发展非常迅猛,但他的房地产业务迈的步子却不大。当大家都认为房地产很赚钱的时候,黄光裕却放着大好时机不赚钱。1998~2003年是房地产开发的黄金时代。在那之后,房地产开发成本急剧提高,最容易赚钱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而黄光裕却选择在2005年大举扩张自己的房地产业务。

  黄光裕不断强调,他选择进入地产行业,更看重的不是市场环境,而是集团业务结构的调整。他曾这样说道:

  我们首先考虑的是企业的持续发展和风险控制问题,利润多少不是最重要的。

  我们进军房地产,看中的是互补效应,不是以“房地产很挣钱”作为决策依据,这一点可以说是企业的根本。

  黄光裕认为他做房地产和其他人做房地产不同。

  从想做房地产和想在这个行业里做成什么样,包括选地、设计的构思和宣传的思路,我们都不一样。我做地产是投资,我希望选择我们房子的人也是投资,我不会当投机者。

  * * * * * * * * * * * * * * * *

  短期的投机不是我的目的,如果是那样我也不会投房地产。我看中的还是长期稳定的发展空间。

  在房地产方面,黄光裕想达到一种什么样的规模呢,他在2004年接受采访时说道:

  我们的布局是把地产作为我们的第二个行业,真正能够扩张,真正能够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作为一个长期发展的规划。至于做到什么程度,很难预料,但是只要有机会,我们就不会放慢速度,会做得很快,还是看国美走出北京以后的发展速度吧!

  为了打响品牌,黄光裕把国美的“薄利多销”模式也运用到地产项目上。鹏润家园是黄光裕所做的第一个房地产项目。鹏润家园开盘后,报纸上打出五折六折特价房有奖销售。对此黄光裕说:

  那是我们搞的几次促销。一共拿出十几套房进行抽奖。比如卖了100套,所有人来抽签,一等奖一套房打五折,还有六折、七折。在商业上的这种行为,是为了提高知名度、提高影响力,公司适当让些利润出来,这是很正常的。

  也许是性格使然,黄光裕对短期内牟取暴利的经营手法不太认同。他的口号就是“用做家电的模式做房地产”。

  (到全国各地开发房地产项目)这个计划是逐步实施的,而不会是很快的;不是连锁的经营理念,而是采用量的经营理念。国美“做家电的模式”是以量取胜,追求的是利润额而不是利润率。比如我50台(家电)卖了5万块钱,利润率可能并没有多少,但我追求的是更高的利润额,是市场更多的回报,这是不一样的。

  * * * * * * * * * * * * * * * *

  做一个企业,以赢利为目的需要长远的规划,考虑的事情比较多。国美的地产,相比于电器而言还有个发展周期,地产是我们的支柱行业之一,但它的崛起将晚于电器业。地产将向着更高品质、更大规模发展,造出更多、更物有所值的房子。

本文摘自《中国顶级CEO的商道真经》


   二十多年来,在曾被外资力量把持的零售,通信制造、网络等行业里,成长和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本土企业家,他们带领中国企业探索出了一条非凡的成功之路,向世界彰显了中国企业家的强大力量和独特智慧。本系列图书忠实记录并深入剖析了这些教父级的企业家创业、创新的翔实过程,为读者提供了一场关于中国企业家智慧的饕餮盛宴,我们衷心地希望他们的胆识、眼光和境界,能成为后来者的榜样;他们所经历的困境、遭遇过的坎坷、付出的代价,能成为后来者的借鉴经验。如能实现这一宗旨和目的,那便是我们这支创作团队和编辑们最大的欣慰了。

 承诺与声明

兄弟财经是全球历史最悠久,信誉最好的外汇返佣代理。多年来兄弟财经兢兢业业,稳定发展,获得了全球各地投资者的青睐与信任。历经十余年的积淀,打造了我们在业内良好的品牌信誉。

本文所含内容及观点仅为一般信息,并无任何意图被视为买卖任何货币或差价合约的建议或请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观点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况下更改。本文并未考 虑任何特定用户的特定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任何引用历史价格波动或价位水平的信息均基于我们的分析,并不表示或证明此类波动或价位水平有可能在未来 重新发生。本文所载信息之来源虽被认为可靠,但作者不保证它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作者也不对任何可能因参考本文内容及观点而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承担责任。

外汇和其他产品保证金交易存在高风险,不适合所有投资者。亏损可能超出您的账户注资。增大杠杆意味着增加风险。在决定交易外汇之前,您需仔细考虑您的财务目标、经验水平和风险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见、新闻、研究、分析、报价或其他信息等都仅 作与本文所含主题相关的一般类信息.

同时, 兄弟财经不提供任何投资、法律或税务的建议。您需向合适的顾问征询所有关于投资、法律或税务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