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老板做事,中老板做市,大老板做势(2)

2014-01-03 19:34:01

  几个月前,北京的有关部门出面组织了许多专家、学者,把星河湾的操作案例编辑了出来,准备推荐给京城的房地产老板们学习,这在中国房地产历史上可能是第一次。现在北京的星河湾还没有亮相,已经传得沸沸扬扬了,估计明年闪亮登场时,肯定会在整个中国引起轰动,从而开辟一个新的时代。那时,皇城根下的民众才知道什么是世界级的房地产精品。通过这个项目,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启示:“中老板做市”是企业家进化过程中承上启下的关键一步。小老板要进化为中老板,做市是前提,是基础。只有市场品牌树立起来了,企业才可能更上一层楼。在这方面,浙商做得比粤商好。改革开放二十几年来,论地缘优势、血缘优势,甚至政策优势,粤商可谓得天时、地利与人和,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最早大面积富裕起来的中国人也是“珠三角”的广东人。但是随着开放力度的加大,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之后,广东独占外贸的历史也走到了尽头。以前中国的产品进出口,就像打排球一样,当时全国的球都托给了广东这个二传手,广东再将球传给香港地区这个扣球手,于是全中国的球就由香港地区扣向了美国、英国、法国,扣向了全世界。整个中国催肥了香港地区,也催肥了广东。20世纪90年代,尤其是1997年香港回归之后,游戏规则变了,中国的开放格局由原来的“打排球”变成了“踢足球”,即谁有本事盘球过中场,谁就可以直接射门——世界市场之门,上海踢向了欧美,青岛、大连射向了日本和韩国,东北踢向了俄罗斯。先天优势远不如粤商的浙商,就是在中国游戏规则变革的大背景下,通过做市场、做品牌,很快崛起的,并且大有后来者居上的气势。大家想一想,今日之中国,从衬衫、西服、皮鞋等日常用品,到电子、通讯、网络等高科技产品,有多少是广东的品牌,又有多少是浙江的品牌?据统计,目前浙江的知名品牌数量全国第一。大老板做势企业由弱到强、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强,老板已经从“蝌蚪”完全地变成了“青蛙”,小老板经过生生死死、风风雨雨的磨炼,终于从中老板变成了大老板。作为大老板,除了懂得做“事”与“市”之外,最重要的是做“势”——趋势的“势”,形势的“势”,态势的“势”。《赢周刊》关注的重点是成长中的中小企业,而目前国内的主流媒体关注更多的则是大老板、大企业,如联想、海尔、华为、TCL、中兴等,这无可厚非,因为它们是中国的“国家队”,要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的世界角逐。一个企业成长为大企业,要经过层层竞争、筛选,老板也要经过九九八十一难。苏格兰有句谚语:“对于一艘没有航向的船来说,任何方向的风都是逆风。”对中小老板来说,这个问题固然重要,但它也许并不是生死攸关的,你只要甘心当“车厢”,跟着前面的大哥、二哥、三哥跑,凭借自己的灵活、迅速,他吃肉、你喝汤,生存通常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老板一旦成了老大,成了行业的领跑者,这时候,如果还靠经验、感觉就不行了。要想保持优势地位,必须靠自己去找准新的航向。因此,在这一阶段,企业与老板的战略规划就生死攸关了。这时,大老板必须了解、熟悉中国宏观的经济大势、区域经济趋势以及行业发展态势,具备创新商业模式的能力,也就是说:大老板必须具备战略思维能力;必须具备整合社会资源的能力,懂得资本运营,懂得产业与资本的整合。他不仅要精于有形资产的经营,而且还要长于无形资产的运作,从而紧扣时代的脉搏,引领市场潮流,呼风唤雨,成为与时俱进的“火车头”。广东的TCL可以说是本土企业的常青树,其之所以能一步步地做大、做强,与掌门人李东生不无关系。我发现,李东生这个人不仅极富战略头脑,而且深具国际眼光。2000年,李老板力排众议,斥重金聘请了原担任IBM中国区总经理及微软中国区总裁的“打工女皇”吴士宏,让她出任TCL集团董事副总裁兼信息公司总经理,此举时至今日仍众说纷纭。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像李东生这样的企业战略家,这样做绝对不是为了作秀,为了吸引媒体的关注,否则他就太浅薄了。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中国家电行业竞争的日益白热化,李老板已经深深感觉到TCL必须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否则前途堪忧。他花大力气、大价钱聘请“誓把国际的企业带进中国,也要把中国的企业带进世界”的“打工女皇”吴士宏,就是想借助其IT网络背景,在传统家电与信息技术之间搭建一个全新的企业平台,从而实现新的跨越。随着纳斯达克指数的直线下滑,网络泡沫很快破灭,李、吴二人的计划也就心照不宣地草草了结了。但是李东生毕竟非同凡响,在战略规划上他棋高一筹,因此,尽管传统产业与信息平台嫁接的梦想破灭了,但TCL却冒出了一个“巴山鬼才”万明坚,其统领的手机事业部正赶上中国新一轮的全民手机消费热。正因李东生的这一着妙棋,手机在这几年?然成了TCL最主要的利润来源,填补了企业的亏空不说,还帮助企业度过了最艰难的日子,真可谓“东方不亮西方亮”。家电行业的领跑者长虹,就是在这种大洗牌的背景下被TCL超越的,即便是睿智如张瑞敏者,在这一轮的企业竞争中,也没有像李东生那样成为赢家。在此背景下,TCL开始做势,果敢地选择了一条品牌化、国际化之路。以前广东尤其是东莞的许多企业尽管规模不小,但从事的都是“三来一补”或贴牌生产(OEM),就是借肚皮给人家“生孩子”——老外出品牌、出订单,而我们出技术、出生产、出劳动力,结果“娃娃”生出来之后都跟了别人的姓。由于没有“名分”(品牌),没有自主创新的能力,生下的“孩子”谁也不认这个“老妈”。而李东生的高明之处则是反弹琵琶,反过来借老外的肚子“生娃娃”,与法国一个品牌公司开展合作,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TCL借船出海,很快就走向了世界。这就是大老板做势的手法。与李东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另外一个大老板,就是联想的柳传志。几年前,联想曾雄心勃勃、信誓旦旦地要成为中国的IBM,要率先带领中国的企业走向世界。为了壮大声威,联想还调动了中国几乎所有的强势媒体向全中国、全世界告白。当时的联想为此还做了很多定性及定量的规划。做完这个战略规划,雄心勃勃的柳传志就把这个重任交给了他的两个得意弟子——联想的杨元庆与神州数码的郭为。但今年年初,联想已经承认这个规划失败了。柳传志这个老帅不得不从二线再次走到一线来。柳传志毕竟是中国一流的战略家与企业政治家,尽管原有计划因各种复杂的原因落空,但联想系统、弹性的战略规划能力在此危难之时却开始大显身手了。正当不少人对柳大帅的联想冷眼旁观之时,不曾想其居然在短时间之内咸鱼翻身,做了一件石破天惊的大事——用32亿美元收购了IBM的PC事业部,或者说联想与IT界的蓝色巨人IBM整合在了一起。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今后的世界犹如自然界的食物链一样,任何产业都有一个经济生态链,有做高端的,也有做低端的。上游你做不了,可以做中下游;高端你做不了,可以做低端。钟表行业如此,IT行业也是如此。正当联想准备向世界PC机老大的目标进军时,原来的世界老大IBM发现PC行业在自己的产业体系当中已经成为夕阳产业,成为“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对IBM来说,要强化自己的龙头地位,必须剥离PC业务,以便腾出更多的精力、财力,往高端走。这就像一个人正要买二手车,而另一个人正想卖二手车一样。于是联想与IBM一拍即合,各得其所。这也是世界经济分工和产业链转换的一个非常精彩的案例。通过这次整合,联想获得了三个方面的效益:第一,获得了一个世界级的品牌。收购完成之后,全世界的媒体,特别是美国的诸多媒体,如《华尔街日报》等,都在头版报道了这一事件。其目的似乎并不是想告诉人们这个企业并购案多么成功,而只是想告诫世人:“黄货”来了,“狼”来了,“中国狼”来了。这是个指标性的事件,而光凭这点,就可以证明柳传志的收购非常成功,具有示范效应。第二,联想获得了一个国际平台。这是他辛辛苦苦多少年、花多少亿都做不到的,现在一下子就轻轻松松地做到了。第三,联想通过大手笔的资本运作,一下子就跻身于世界500强的行列。不仅如此,在中国所有处于第一方阵的企业家中,柳传志是第一个真正功成身退的人;张瑞敏还在苦干;任正非的接班人还不知道是谁,担子还扔不下;长虹的倪瑞丰、三九的赵新先,只落得个黯然收场的结局。与这些老战友们相比,战略家、企业大政治家柳传志的确应该说是笑到最后的人。大家知道,目前正泰已经走出国门,冲出亚洲,正准备进军世界。为了配合集团高速发展的态势,正泰的老板曾请了很多战略专家对企业进行战略规划,没想到越搞越糊涂,最后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仅用了四句话就概括出正泰的战略,这个聪明人也是我的一位朋友。

本文摘自《王志纲社会经济观察录》


   体制外的独立知识分子身份,长年恪守“丙方的立场”,使王志纲具备了既在市场浪潮中与狼共舞,又在纷繁世事中同流而不合污的观察便利。本书展示了王志纲作为中国最优秀的商业观察家的深刻、睿智及人文情怀。

 承诺与声明

兄弟财经是全球历史最悠久,信誉最好的外汇返佣代理。多年来兄弟财经兢兢业业,稳定发展,获得了全球各地投资者的青睐与信任。历经十余年的积淀,打造了我们在业内良好的品牌信誉。

本文所含内容及观点仅为一般信息,并无任何意图被视为买卖任何货币或差价合约的建议或请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观点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况下更改。本文并未考 虑任何特定用户的特定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任何引用历史价格波动或价位水平的信息均基于我们的分析,并不表示或证明此类波动或价位水平有可能在未来 重新发生。本文所载信息之来源虽被认为可靠,但作者不保证它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作者也不对任何可能因参考本文内容及观点而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承担责任。

外汇和其他产品保证金交易存在高风险,不适合所有投资者。亏损可能超出您的账户注资。增大杠杆意味着增加风险。在决定交易外汇之前,您需仔细考虑您的财务目标、经验水平和风险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见、新闻、研究、分析、报价或其他信息等都仅 作与本文所含主题相关的一般类信息.

同时, 兄弟财经不提供任何投资、法律或税务的建议。您需向合适的顾问征询所有关于投资、法律或税务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