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节:戴手铐的总统米洛舍维奇(4)

2013-12-24 18:34:35



  由于米氏患有严重的高血压和心脏病,法庭不得不根据医生的请求多次宣布推迟审理。自2005年开始,米氏案的审理由于其健康问题往往一拖再拖,我经常接到前南国际刑庭"延迟开庭"的媒体通知。然而,很少有人想到这是某种预兆,毕竟他当年只有60多岁。

  颇为神秘的死亡

  2006年3月11日,贝尔格莱德的B92电台突然报导米洛舍维奇暴亡的消息,引起媒体震动,我更是密切关注事件的进展。

  当时,身在布鲁塞尔的我和同事们马上行动起来,有的立即动身赶往荷兰海牙,有的开始电话联系相关法官等消息人士,以了解最新情况。原因很简单,米氏突然去世本身就是一个爆炸性新闻,况且又死得多少有些蹊跷。

  围绕米氏的死因,"被毒死"一度甚嚣尘上。当时,前南国际刑庭宣布米氏是"由于心肌梗塞导致自然死亡";米氏的夫人米拉·马科维奇则宣称,是前南国际刑庭谋杀了他的丈夫;媒体认为这与长期患高血压有关系。死前一个月,米洛舍维奇曾提出到俄罗斯就医,但被法庭拒绝。

  公开的病历显示,米洛舍维奇患有高血压和心脏病,米氏的律师说他生前曾表示担心有人会给他下毒。在一封据称是米氏临死前一天写给俄罗斯外交部的亲笔信中,米洛舍维奇称有人要毒害他,证据是化验报告显示他的血液中存有一种可能阻碍治疗高血压药发生疗效的药物成分。

  对此,前南国际刑庭通过媒体透风说,米氏的看守早就向主管部门汇报过,说在米氏的狱室里经常会发现违禁物品,包括酒和非医生指定的药物。检方有官员认为,这些可疑药物可能是米氏本人为达到保外就医而服用的;米氏家人则认为,米氏被严密看守,亲属家人朋友被迫逃亡或关押,他不可能自己获取并服用药物,而是有人为了尽早结束这场尴尬的审判而故意下毒。

  抵达海牙领取父亲遗体的米氏的儿子马尔克反复声称,他父亲绝不是病死的,而是被"杀"。和他一同抵达海牙的几名俄罗斯医学专家也言之凿凿地表示,如果米氏生前得到很好的治疗,绝不会这么早去世。当时,米氏律师提出将尸体送莫斯科解剖的要求被法庭否决。

  2006年3月14日,前南国际刑庭向家属移交米氏尸体以举行葬礼,但是葬礼究竟在何处举行依然不明。为了给米氏遗孀米拉·马科维奇从俄罗斯回国参加葬礼扫清法律障碍,塞尔维亚一个法庭解除了对马科维奇的通缉令。

  3月15日,米氏的棺椁空运到贝尔格莱德,受到忠于米氏的塞尔维亚社会党人的迎接。吊唁者在棺椁上覆盖了塞尔维亚的三色旗。他们要求举行国葬,但被政府拒绝。



本文摘自《欧洲真相》


   资深新华社记者欧洲观察:欧洲真相 驻欧六年的资深新华社记者,阐述他眼中的欧盟、北约、申根、欧元、福利、移民、伊核、卡扎菲、巴罗佐、默克尔、米洛舍维奇、马英九、达赖等。书中记录了卡扎菲默克尔等新闻人物的交往;也记录了亲身经历了当时诸多的重大事件;在冷观欧洲篇中,写出了作者对欧洲的观察与思考。

 承诺与声明

兄弟财经是全球历史最悠久,信誉最好的外汇返佣代理。多年来兄弟财经兢兢业业,稳定发展,获得了全球各地投资者的青睐与信任。历经十余年的积淀,打造了我们在业内良好的品牌信誉。

本文所含内容及观点仅为一般信息,并无任何意图被视为买卖任何货币或差价合约的建议或请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观点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况下更改。本文并未考 虑任何特定用户的特定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任何引用历史价格波动或价位水平的信息均基于我们的分析,并不表示或证明此类波动或价位水平有可能在未来 重新发生。本文所载信息之来源虽被认为可靠,但作者不保证它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作者也不对任何可能因参考本文内容及观点而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承担责任。

外汇和其他产品保证金交易存在高风险,不适合所有投资者。亏损可能超出您的账户注资。增大杠杆意味着增加风险。在决定交易外汇之前,您需仔细考虑您的财务目标、经验水平和风险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见、新闻、研究、分析、报价或其他信息等都仅 作与本文所含主题相关的一般类信息.

同时, 兄弟财经不提供任何投资、法律或税务的建议。您需向合适的顾问征询所有关于投资、法律或税务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