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节:欧盟“掌门”巴罗佐曾是“造反派”(2)

2013-12-24 18:12:29



  然而,"小国"的情形则相反。记得2004年欧盟委员会换届时,许多人为争当欧盟委员会的"掌门人"吵得天翻地覆,彻夜不疲。巴罗佐则从最初的一文不名跃升为最大"黑马",离开伊比利亚半岛来到布鲁塞尔,进而成为欧洲政治舞台中心活跃了多年的政治家。

  我曾亲历了2004年6月份那两次决定巴罗佐命运的峰会。那年6月18日,欧盟峰会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其中一个重要议题就是敲定新一届欧盟委员会主席的人选。可是,峰会一直开到19日凌晨2点多还是没达成一致,只好宣布人选问题流产。

  当时,欧盟大国之间的较量是围绕两个候选人展开,一个是时任比利时首相伏思达,另一个是中国人比较熟悉的香港末代港督、时任欧盟委员会对外关系委员彭定康。会前,由伏思达担任下届欧盟委员会主席的呼声最高,因为他得到被称为欧盟"发动机"的法、德的支持。法国总统希拉克在会前的记者招待会上公开表示:"伏思达是个很好的候选人,法国和德国意见一致。"

  然而,英国、意大利以及一些欧盟新成员国却对此高唱反调。英国指责伏思达过于支持"欧洲联邦主义",而一些新成员则称伏思达"反美"。法国则针锋相对,不给由欧洲议会最大党团--人民党团提出并得到英国默许的候选人彭定康"开绿灯"。希拉克说,候选人必须来自欧元区和《申根协定》国家。英国既非欧元区国家,也非《申根协定》国,丹麦也不是欧元区国家,所以这一提议使英国人和英国支持的丹麦首相拉斯穆森都难以成为候选人。

  与此同时,欧洲的各主要政党也出来行使自己的"发言权"。欧洲议会人民党团和绿党党团在欧盟首脑会议前都公开推举卢森堡首相容克为候选人,无奈容克公开表示不愿担任此职。人民党团主席珀特林还挑战法、德权威,公开称伏思达去年4月组织召开比利时、法国、德国和卢森堡四国首脑会议商讨防务问题是"分裂欧洲"。然而,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人民党团提出的人选容克也参加了这个会议。

  欧盟领导人一直争执不下,可苦了报道峰会的记者。白天和傍晚时分,记者们还经常聚在一起围着某个成员国官员打听情况,一时"谣言满天飞"。过了凌晨12点,记者们也没有兴致东打听西打听了,有的找个地方小睡一会儿。当会议最终宣布无果而终时,记者们一下子炸锅了,睡眼惺忪地报道了起来,那种场景多少有些啼笑皆非,我至今难忘。

  然而,无论怎么吵,欧盟委员会新主席人选是必须要确定下来的,况且新一届欧洲议会7月下旬就要对人选进行投票表决。于是,欧盟拟定6月29日傍晚举行一个临时峰会敲定人选。峰会之前,据说是时任英国首相布莱尔提名巴罗佐,让当时的这位葡萄牙总理一下子成为最大的"黑马"。时任欧盟轮值主席国爱尔兰总理埃亨频频与欧盟各国领导人就人选问题进行电话磋商,包括法、德在内的多数欧盟国家均对此表示支持。结果,29日的峰会只开了半小时就宣布结束,巴罗佐正式拿到了赴任布鲁塞尔的"调令"。



本文摘自《欧洲真相》


   资深新华社记者欧洲观察:欧洲真相 驻欧六年的资深新华社记者,阐述他眼中的欧盟、北约、申根、欧元、福利、移民、伊核、卡扎菲、巴罗佐、默克尔、米洛舍维奇、马英九、达赖等。书中记录了卡扎菲默克尔等新闻人物的交往;也记录了亲身经历了当时诸多的重大事件;在冷观欧洲篇中,写出了作者对欧洲的观察与思考。

 承诺与声明

兄弟财经是全球历史最悠久,信誉最好的外汇返佣代理。多年来兄弟财经兢兢业业,稳定发展,获得了全球各地投资者的青睐与信任。历经十余年的积淀,打造了我们在业内良好的品牌信誉。

本文所含内容及观点仅为一般信息,并无任何意图被视为买卖任何货币或差价合约的建议或请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观点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况下更改。本文并未考 虑任何特定用户的特定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任何引用历史价格波动或价位水平的信息均基于我们的分析,并不表示或证明此类波动或价位水平有可能在未来 重新发生。本文所载信息之来源虽被认为可靠,但作者不保证它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作者也不对任何可能因参考本文内容及观点而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承担责任。

外汇和其他产品保证金交易存在高风险,不适合所有投资者。亏损可能超出您的账户注资。增大杠杆意味着增加风险。在决定交易外汇之前,您需仔细考虑您的财务目标、经验水平和风险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见、新闻、研究、分析、报价或其他信息等都仅 作与本文所含主题相关的一般类信息.

同时, 兄弟财经不提供任何投资、法律或税务的建议。您需向合适的顾问征询所有关于投资、法律或税务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