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节:欧盟为何不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3)

2013-12-25 07:56:14



  记得当时一些媒体是这样报道的:

  参加相关会议的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对欧盟25国外长表示,继2004年6月欧盟发表第一份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评估报告后,欧盟计划再次对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进行相关评估。但相关人士分析,此次评估不太可能导致欧盟最终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但是,欧盟很有可能效仿对越南的做法,给予中国"临时市场经济地位",并以此作为中欧9月份峰会的"重要成果"。

  这当然是一个"爆炸性"新闻,因为如果中国获得"临时市场经济地位",将使得中国企业在应诉欧盟反倾销调查方面获得突破性进展。然而,处在一线的中国驻欧盟使团经商处对此却一无所知,于是专门打电话来核实,问我们记者这边有没有什么"内幕消息"。

  其实,这不过是一些媒体想当然的推理分析。不久,欧盟委员会女发言人勒·贝尔就出来予以澄清。她表示,欧盟委员会仍在考察中国是否符合该标准,这是一个技术问题,很难给一个明确的期限。

  事实上,欧盟内部对此的意见也不一致,其中希望给予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呼声不断。当时,时任英国贸易事务大臣伊恩·皮尔森在访华时对《金融时报》表示,英国政府认为应当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华尔街日报》也摆乌龙

  2007年6月,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再起波澜,而这次掀起风浪的居然是美国人。

  这年6月26日,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称,欧盟拟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前提是中国要在缩小贸易逆差、开放市场等方面做出让步。《华尔街日报》的报道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海内外的媒体纷纷转载或跟进报道,似乎中欧贸易的一个死结马上就要被打开。

  国内很着急,纷纷打电话向记者求证。我很是觉得莫名其妙:"怎么一点消息都没有呢?"当即向欧盟委员会对外贸易总司官员本内迪克特求证,他表示,欧盟对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评估目前没有变化,欧盟目前的立场就是6月评估报告的立场,媒体关于欧盟要调整政策的报道完全是对这个评估报告的错误解读。

  原来,这个月上旬,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向欧盟部长理事会提交了一份最新的评估报告,认为中国达到了欧盟评估市场经济地位的5个标准中的一个,其余4个也取得显著进步。6月12日,一年一度的中国-欧盟经贸混委会在布鲁塞尔欧盟总部举行,曼德尔森在会晤中国商务部部长薄熙来时发表声明,宣布了这个评估报告的结论,承诺与中国继续在此问题上进行"建设性"的磋商。

  本内迪克特告诉我,该报告发布后,不同的媒体有自己的解读方式与角度。并称,这完全是它们自己的解读,与欧盟委员会无关。同时,本内迪克特又强调这个问题是技术问题,不是政治问题。



本文摘自《欧洲真相》


   资深新华社记者欧洲观察:欧洲真相 驻欧六年的资深新华社记者,阐述他眼中的欧盟、北约、申根、欧元、福利、移民、伊核、卡扎菲、巴罗佐、默克尔、米洛舍维奇、马英九、达赖等。书中记录了卡扎菲默克尔等新闻人物的交往;也记录了亲身经历了当时诸多的重大事件;在冷观欧洲篇中,写出了作者对欧洲的观察与思考。

 承诺与声明

兄弟财经是全球历史最悠久,信誉最好的外汇返佣代理。多年来兄弟财经兢兢业业,稳定发展,获得了全球各地投资者的青睐与信任。历经十余年的积淀,打造了我们在业内良好的品牌信誉。

本文所含内容及观点仅为一般信息,并无任何意图被视为买卖任何货币或差价合约的建议或请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观点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况下更改。本文并未考 虑任何特定用户的特定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任何引用历史价格波动或价位水平的信息均基于我们的分析,并不表示或证明此类波动或价位水平有可能在未来 重新发生。本文所载信息之来源虽被认为可靠,但作者不保证它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作者也不对任何可能因参考本文内容及观点而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承担责任。

外汇和其他产品保证金交易存在高风险,不适合所有投资者。亏损可能超出您的账户注资。增大杠杆意味着增加风险。在决定交易外汇之前,您需仔细考虑您的财务目标、经验水平和风险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见、新闻、研究、分析、报价或其他信息等都仅 作与本文所含主题相关的一般类信息.

同时, 兄弟财经不提供任何投资、法律或税务的建议。您需向合适的顾问征询所有关于投资、法律或税务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