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公告:请认准官方联系方式

经举报,有人冒用本司名义招摇撞骗!请注意:我们仅有网站在线聊天一种实时通讯工具,我们不会通过Skype、微信、WhatsApp、Discord等任何其他工具联系您,请谨防受骗!

第3 章 黑猫革命:四个要素与五个阶段

2015-04-17 15:18:48

  好的行为会带来成功,坏的行为会带来失败。这在寓言故事中经常出现。因为这是一种夸张的描写,孩子们可以在瞬间得到“好榜样”和“坏榜样”。比如蚂蚁和蟋蟀的故事,对比描写了夏天一直在工作的蚂蚁和终日唱歌玩耍的蟋蟀。看到冬天没有积蓄的蟋蟀的惨状,孩子们也知道必须勤勉。我们这些大人也能从中学到积蓄的重要性。

  商务世界也是一样。看到优秀的企业时,我们也会想,“我们也那样做吧”。反之,看到很惨的例子,我们自然会想,“我可不想变成那个样子”。

  可是,重要的是我们要从例子中学什么。只是漠然地看到“那个样子”,我们无法继续前进。我们必须明确要向样本模仿“什么”。在企业结构中,我们必须思考“那样”指的到底是什么。

  高收益的秘密

  无论什么时代,人们都想模仿高收益的企业。这些高收益企业既有报纸杂志上经常报道的著名企业,也有出人意料地压倒性占领市场的企业。这些企业为什么能持续保持高收益呢?

  从竞争战略上讲,至少有两种解释。

  一种解释是这些企业“拥有无与伦比的资质和能力”。这些企业依靠无法模仿的独特技术、压倒性的销售渠道、卓越的品牌等,得到很高的收益率。因为这些企业占有了其他企业无法拥有的高生产力资源,所以取得了竞争优势地位,提高了收益性。这种解释是从资源基础出发。1

  用丰田汽车来说明,就是依靠just in time生产系统和供应网络,获得高收益。7-11的话,就是依靠信息系统把握市场动向,配齐各种商品,进行商品开发,领先其他便利店。

  另一种解释则注重企业选择提高收益的商业。企业无论拥有多么优秀的资源,从事竞争对手云集的商业活动,也无法赚钱。比起在血拼的竞争中提高自身在行业内的能力,不如变换场所,转移到竞争不激烈的行业中。这种观点说明收益性是定位战略观点。2

  用丰田汽车说明,汽车产业本身就是高潜在收益的行业,与广泛化显著的电机业相反,汽车的款式和品牌可以让顾客支付很高的价格。3 7-11则因为领先对手,先一步在全国主要城市开设加盟店,即使竞争激烈,自己也会占据优势地位。

  在1970年以前,无论商界还是学术界,都认为市场规模大、成长性高,潜在收益也高。可是,即使市场规模小,没有竞争,收益率也一样很高。并且,即便是衰退产业,竞争对手一个个地撤出后,结果也会变成没有竞争,残存者会取得利益。便携收音机这种技术成熟的产品,竞争对手一个个撤出市场,最后剩下的企业取得很高的收益就是这个原因。

  结果,左右收益率的是竞争的激烈程度。

  美国的学术界,对资源基础观点和定位基础观点二者哪个说服力更高,展开了争论。不过,冷静地想想,正因为拥有很高的能力,才能维持有利的地位,正因为占据了有利地位,才能磨炼能力。在这个意义上说,资源和定位表里如一、相辅相成。

  商业模式的分析构架——P-VAR

  为了把“那样”具体化,必须明确模范企业的战略定位和关键的资源。并且,还应该注意从关键的资源产生价值的方法和价值的内容。

  经过这些探讨研究,才能开始决定提高收益的方法在企业结构中的位置,才能分析出如何产生价值,关键的资源如何支持企业的一系列活动。

  我想基于以上的讨论,指出决定从范例企业选择参照范围的构架。

  首先,商业模式的要素如下所示:

定位方法

  提供的顾客价值

  收费的构成

  主要业务活动

  关键的经营资源

把这些要素从上到下排序,可以综合定位战略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和运营相关理论,组成分析的构架。如图3-1所示,最上层是市场定位,下面是提供价值的金字塔结构图。

  金字塔结构共有三层。最上一层是为顾客提供的价值主张(Value proposition),这层的焦点是为特定顾客提供的有效价值。中间层是支持着向顾客提供价值的活动系统(Activity systems),也就是业务活动的运作(业务活动可以分为投资活动,即成长引擎,和回收活动,即收益引擎)。最底层是支持着企业活动的经营资源(Resources)。经营资源丰富,金字塔也就稳固。通过这些特定要素,我们可以知道企业用何种方式提供何种价值。我们用四个要素的首字母,为这个构架命名。

  企业创造和革新的五个阶段

  利用P-VAR框架,可以分析出样本的结构,还可以描绘出企业应有的结构。4可以分析企业现状与理想状态的差异,还可以研究探讨为什么二者会出现差异。

  使用P-VAR模拟实验按顺序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1. 分析本公司现状。

  2. 选择参照样本。

  3. 描绘应有状态的蓝图。

  4. 逆运算算出企业现状与理想状态的差距。

  5. 实行变革。

下面具体说明每一个阶段。这里以大和运输的快递为例子。

  我们以记载大和运输第二代社长小仓昌男创立快递过程的《小仓昌男经营学》为基础,分解一下五个阶段。5

1.分析现状

  第1阶段是分析现状。在这个阶段必须对企业结构进行整体评价,找到自身的强项和弱点,发现威胁和机会。

大和运输的现状分析是从基础部门的卡车运输业绩恶化开始的。大和运输于1919年成立,虽然近距离运输取得了成功,但是二战前的这个成功体验却成了祸根,使大和运输的远距离运输落后了一步。其中也包括创始人理念的原因,创始人坚信:“卡车运输的范围是100公里以内,再远的距离则是铁路运输。”

  1959年,大和运输介入东京—大阪的长距离运输,此时其他公司已经占领了主要的市场。虽然大和运输好歹还是获得了大宗运输的顾客,但利润却很低。1960年的3.1%经常利益率在1965年下降到1.7%。

  小仓先生彻底调查了无法赚钱的原因,结果发现少量运输的利润更高。仔细计算后得出,50单位货物每单位利润为200日元,5单位货物每单位利润则为300日元,二者相差了1.5倍。

  竞争对手的货物构成是什么样的呢?小仓先生偷偷地窥探了最大竞争对手的分店。小仓先生在出差时,顺便观察了卸货的现场。结果,小仓先生发现竞争对手接的小宗货物运输更多,由此,小仓先生清楚地知道了大和运输利润率低下的原因了。

第2个阶段是寻找参照对象的工作。

  希望尽量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寻找参照样本。最终从多个参照对象中选择出参照样本,因为我们会从多个样本中描绘出多种蓝图。

虽然大和运输有多个参照对象,但是基本的战略还是从吉野家牛肉饭得到的灵感。当时,吉野家认真研究了很多料理菜单,最后只选择了精研牛肉饭。小仓先生当时回顾因服务多元化利润率降低的大和运输,认为大和运输应该成为“像吉野家一样下定决心,成为只面向个人,承接少量运输的公司(利润率高的少量货物运输)”。6

  小仓先生反复进行了各种思考实验,考虑个人快递公司的结构。他去美国出差时,终于看到了自己理想的样本。

在纽约十字路口周围停着4辆UPS的送货车。看到这一场景,我脑中灵光乍现。虽然能否超越网络收支的整体损益平衡点是一个问题,但是现在送货车辆的损益平衡点不是就有吗?7

小仓先生开始以辆为单位计算送货车的收支。人工费、汽油费、降价、赔偿费等确定后,剩下就是1天该运输多少货物,工作效率的问题了。

  小仓先生以UPS为样本,试着计算损益平衡点在哪里,大约多少年才能达到平衡点。通过计算,小仓先生得出结论,“如果能增加每辆车的运货量,便绝对可以赚钱”。就这样,小仓先生描绘出了面向个人的快递企业蓝图。

  虽说如此,当时世界上还没有面向个人的快递服务。对大和运输来说,这也是未知的世界。为了增加货物的总量,必须让一般人理解服务的内容。此时,成为商品化样本的是日本航空的“日航团体旅行”。

  日航团体旅行的新意就是外行也能去海外旅行,把门票、住宿等打包化。旅行对每个人来说,目的地和出发地都不一样。因为当时还不是普通人都能轻松旅行的时代,所以这是一个划时代的创举。

  此时,小仓先生追求连家庭主妇也能明白的个人快递业务。费用是“按地区统一费用”,即使顾客对日本的地理不甚了解,也能清楚快递业务的费用。并且,“翌日送达”是这项业务的原则。就这样,“按地区统一费用”和“翌日送达”的打包商品诞生了。

发现样本并进行分析后,本公司的目标蓝图也清晰可见。只以海外先进的企业为样本,或者只以国内其他行业的企业为样本,都能描绘出本公司的目标蓝图。

  不过,为了实现目标,必须绞尽脑汁。特别是理想和现实有差距时,必须要有一些革新。实现目标但本公司经营资源不足时,还必须通过创新消除矛盾。

大和运输以美国UPS的运输业务为基础,结合吉野家的战略思想和日航的商品化手法,有效地描绘出了企业蓝图。

  可是,快递业有很大的不稳定因素。因为快递需求是偶发性业务,让人难以预测。并且无论是发送到哪里都必须去取件。因为偶发性和分散性,收发人效率很低,收益性无法预测,这也是当时业界常识。

  小仓先生一心想把快递业务商业化,对这个常识开始产生疑问。再三考虑之后,小仓先生发现了一个问题。即使各个客户的需要都是偶发性的,但从某一地区到另外一个地区大致概括的话,理应有稳定的一定货物流量。

  问题是怎样才能把分散的货物,一个一个地收集起来。小仓先生说:“那等于是把洒在地上的豆子,一粒一粒地捡起来。”即使是让顾客把货物带到大和运输的分店,普通人也不知道大和运输的分店在哪里。接到委托送货的电话,快递员去取货也需要时间。到底怎样才能把分散的货物集中起来呢?

  最后,通过关系很好的米店和酒馆,解决了这个问题。

  大和运输立即组建了事业部,把新产业的理念集中为“快递商品化计划”。企业的蓝图是:通过米店和酒馆收货,原则上收500日元费用,翌日送达的快递服务。

蓝图一旦开始描绘,便没有终点。最初描绘的蓝图不过是“开始的完结”8,必须持续地重新描绘。特别是产业结构错综复杂,“样本”稍有差错,便会产生意外的影响。

  因此,在第4阶段,必须思考如何实行企业蓝图。必须进行逆运算,计算出企业在何时、如何达到目标。计划中的目标不是企业努力的目标,而是必须实现的目标。

小仓先生为了实现企业蓝图,制定了明确的方针。在货物密度不够高之前,不要计算成本。他为了彻底贯彻这个方针,打出了“服务为先,利益为后”的口号。

快递业务开始后,货物密度在某条线上便是黑字,在某条线下便是赤字。因此,让货物密度尽快多起来便是至高无上的命令。为此,我们必须提高服务水平,扩大与对手的差别。在此时不能有因为成本上涨,便要停止业务的想法。9

因此,快递业务开始的同时,企业员工也增加了。大和运输设置了物流中心,无论是人口多么稀少的地域,都配置了5辆车。

  另外,比如找不到送货目的地时,要给寄件人打电话询问。而且送货目的地的地址“街”、“路”也经常写错。虽然当时长途电话花费较高,但为了彻底执行“翌日送达”的原则,大和运输会给顾客打电话确认。小仓先生认为得到顾客的感谢才是最重要的。

最后一个阶段是实行阶段。计划和实行并非各自独立。认可了参照样本,决定企业目标并制订相应的计划,必须得到实行成员的充分认可。成员们充分认可的话,即使是稍微有些复杂的计划,成员们也会克服困难。

  反之,如果没有认可参照样本,实行时则必然会受挫。比如,对样本有些抗拒时、原本就缺乏向样本学习的谦逊时,计划必然无法顺利实行。或是嘴上说“参考一下”,但没有真心地模仿,或者各自以不同的样本为参照,互相妥协,描绘出了不够完善的企业蓝图,根本不可能引发革新。

大和运输开始了实际的服务后,员工们非常积极认真地努力工作。当然,无论是收货还是送货都需要耗费精力,但是因为从构思阶段就得到了大家的支持,企业不但实现了目标,还慢慢地调整了体制。

  最重要的是员工得到了工作喜悦的感觉。以往在处理商业运送货物时,货主给员工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但员工们去普通家庭收货送货时,却得到了客户的感谢和慰问。员工们以往从来没听到过客人对自己说“谢谢”、“您辛苦了”,现在却得到了客户的感谢,自然觉得工作很快乐,即使是耗费精力也没有怨言。

  就这样,大和运输的收货量不断增长。大和运输于1976年开始快递业务,从开始年度到之后4年,每年的接货量以几何倍数增长,分别为170万个、540万个、1088万个、2226万个。

  快递业务开始4年后的1979年,大和运输做了重大的决策。取消了与两家大型商业货物客户的业务,全心全意地投入少量的快递业务中。这是以吉野家为模仿对象,并且在业务中实际执行。在刚开始快递业务时,小仓先生便认为,“同时追两只兔子的人,到最后一只兔子都得不到”,因此逐渐减少了商业货物的交易量。

  不过,与长年往来的客户断绝关系实在是让人痛心,与这些客户断绝关系后,公司是否还能成长的不安在员工中蔓延。面对这种情况,小仓先生说道:

对公司来说,失去大客户是一个重大的问题。员工自然会为此担忧。而且,还是我们这边提出的断绝业务往来,这很不一般。如果领导层不坚持信念、当机立断,根本办不到。反过来说,有时领导层必须这样当机立断。10

通过这个决策,大和运输“背水一战,创建了快递的体制”。收货量个数达到了3340万个,第5年便超越了损益平衡点,获得了39亿日元的经常收益(经常利益率5.6%)。

  大和运输快递产业分析

  通过这5个阶段,快递业务顺利地走上了正轨。通过对吉野家、UPS以及日航等多个样本的模仿,大和运输取得了成功。虽然中途失败也没什么稀奇,但大和运输却成功地创立了完整的结构。

  那么,大和运输的产业整体是如何统一的呢?为了找到答案,我们整理一下P-VAR吧。分析一下快递业务盈利的1980年。

  定 位

  首先,分析一下市场定位。小仓先生在开始快递业务之前,认为货物运输市场大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商业货物的运输市场,占物流整体的很大比例。这部分市场非常清晰,大致决策时,根据在一定的线路上运输一定量的货物的特性即可做出决策。

  另一部分是个人生活中产生的运输市场,这部分市场很模糊。虽然有提供搬家的运输服务,但少量运输一直是邮局在唱独角戏。即使顾客有这方面的需求,大家也不认为应该成立公司解决这部分需求。

  大和运输被迫在商业货物运输市场和对手苦战。在长距离运输方面,大和运输落在对手之后,不得不降低运输价格。

  此时,大和运输把目光投向了第二市场:面向个人的快递市场。

  大和运输大致估计:“大和运输掌握着百货店的秘诀,加入个人快递业务也许没什么问题。”包裹和小型货物的接货量大约有2.5亿个。假设每件货物收取500日元的送货费,这便会成1250亿日元的市场,市场规模足够大和运输进行商业活动了。就这样,大和运输主动改变了自己的市场定位,开始了个人快递业务。

  价 值

  在当时,以普通人为对象的快递业务还是新的产业。以往的商业运输常识完全派不上用场。

  小仓先生站在普通人的立场上思考。

  原本运送小邮包是很麻烦的工作。必须牢牢地捆好,再用绳子系紧,还必须标上地址的标签。尽管如此,还有很多人投诉邮递窗口的不到之处。而且,邮寄包裹到达目的地需要4到5天。

  并且,普通人和行业内人士不一样,不了解市场和价格。没有多少距离值多少钱的概念。对日本地理也不是那么了解,没有距离感。

  因此,提供的价值必须简单易懂,费用统一为好,服务的内容也原则上是第2天到达目的地。

  参考日航的商品化,大和运输给个人快递业务起了“宅急便”这个朗朗上口的名称,容易让人产生亲切感。货物打包方面,也没有过细的规定。放进纸箱也可以,即使是放进纸袋子,只要牢牢地捆扎好,也没有问题。假设必须需要加固包装,这个工作交给大和运输的员工就可以了。

  快递业务不但对顾客来说简单易懂,简单化的工作还为公司削减了事务经费。费用的设计简单易懂。当时,距离和重量决定了小包裹运输的费用,这样的计算非常麻烦。因此,大和运输创建了简单易懂的费用体系:相同地域500日元,送货距离每远一个档次,加收100日元。

  送货地区逐渐扩展到日本全国,当前为太平洋一侧,并且从市级地区开始。翌日送达是服务的“卖点”。

  活动与资源

  综合以上特点,宅急便成了充满魅力的商品。

  不过,实现“翌日送达”和“简单易懂的费用体系”却并不容易。为了提供这些价值,公司必须进行很多工作。其中的关键就是活动,或者说是活动系统。

  宅急便必须有完整的收发网络,用一句话说,就是中枢与辐条。中枢与辐条是航空产业经常提起的话题,仿佛是自行车车轮,中轴点(中枢)放射出线状的送货网(辐条),形成整个输送网。分散在某一地区的货物,集中到中枢地域点,加以区分,然后从中枢发送到其他地区的中枢。最后,再利用辐条把货物送到地区内的各个目的地。

  面向个人的快递业务,各都道府县最少都要有一个中枢。大和运输把中枢称为基础点。每一个基础点延伸出20条左右的辐条,每个辐条连接着收发中心。收发中心又连接着转发店铺。如此形成了整个收发网络。大和运输在1976年开始个人快递业务时,便有45个基础点和900个收发中心。

  大和运输通过这个收发网络,实现了翌日送达。白天,快递员从转发店铺或者个人那里收集货物,傍晚把货物集中到基础点。然后在那里把货物装车,晚上9点出发,第2天早上便把货物送到了其他地区的基础点。之后,把货物发送到各个地区的中心。最后再使用送货车,把货物从各个中心送到各个家庭。

  收入的流向与成本构造

  实现翌日送达的中枢与辐条,是大型的网络。构筑这个网络需要巨额的投资,还需要花费大量金钱维护网络。

  如果不能增加货物流量,无法获得利润,便无法持续提供服务。正因为如此,必须通过只有大和运输能做到的翌日送达服务,收集大量的货物取得利润。如果停止翌日送达服务,放置货物的保管费也会大幅增加。因此,大和运输希望通过翌日送达这种高速的运输服务,尽可能地运输大量的货物。

  这就是快递业务的基本收入原理。一般运输商业货物,都是月末结算,大客户大多用支票结算。不过,个人快递业务却是当场现金结算。因为每天都能收到不少钱,所以不用为流动资金发愁。

  四个要素的整合

  以上的P-VAR用表3-1简单整理后,我们会发现,整合四个要素便会产生价值,实现其他公司无法模仿的结构层次差异化。以好的样本为基础继续发展,各个要素完美地结合在一起。那就是伟大的经营的特征。


本文摘自《模仿的技术》


   初创或成熟,企业均面临革新困境,本书倡导由模仿进而革新,介绍了两种类型的模仿,一是能带来短期利润增长的产品模仿;二是为企业带来长期竞争优势的结构模仿。 本书还提出了独特的金字塔形分析架构,从企业资源、活动、价值、定位四个要素揭示模仿的要点,分五步骤提供由模仿到革新的路径,结合星巴克、丰田、7-11、强生等16家知名企业的案例,帮助经营者掌握模仿的方法,以应对竞争,创造革新。

 承诺与声明

兄弟财经是全球历史最悠久,信誉最好的外汇返佣代理。多年来兄弟财经兢兢业业,稳定发展,获得了全球各地投资者的青睐与信任。历经十余年的积淀,打造了我们在业内良好的品牌信誉。

本文所含内容及观点仅为一般信息,并无任何意图被视为买卖任何货币或差价合约的建议或请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观点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况下更改。本文并未考 虑任何特定用户的特定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任何引用历史价格波动或价位水平的信息均基于我们的分析,并不表示或证明此类波动或价位水平有可能在未来 重新发生。本文所载信息之来源虽被认为可靠,但作者不保证它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作者也不对任何可能因参考本文内容及观点而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承担责任。

外汇和其他产品保证金交易存在高风险,不适合所有投资者。亏损可能超出您的账户注资。增大杠杆意味着增加风险。在决定交易外汇之前,您需仔细考虑您的财务目标、经验水平和风险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见、新闻、研究、分析、报价或其他信息等都仅 作与本文所含主题相关的一般类信息.

同时, 兄弟财经不提供任何投资、法律或税务的建议。您需向合适的顾问征询所有关于投资、法律或税务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