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恒基地产:“密底算盘”

2013-11-15 10:56:51

    20世纪80年代期间,恒基集团展开连串资产重组,以使集团结构和业务合理化。重组后,恒基地产成为集团控股公司和上市旗舰,专责集团的地产发展业务,而旗下永泰建业则改名为恒基发展,以地产投资和投资控股为主,持有中华煤气和香港小轮两家公用事业上市公司的股权,在香港股市中自成一系。
    恒基与新鸿基地产渊源深厚,投资策略亦相当接近,如看好香港地产业发展前景,紧扣地产市道循环盛衰,以“人弃我取”的策略趁低吸纳土地,维持庞大土地储备等等。1982年至1984年期间,在中英谈判僵持不下、香港前途尚未明朗的时候,地产市道低迷,恒基即“反潮流”地乘机大举购入土地,为日后公司的发展奠定基础。1987年10月股灾后,新界的换地证价格下跌了3成,恒地便在1988年5月动用超过5 000万元,以平均每方尺1 000元价格,大手购入新界换地证书,加强了日后在屯门和葵涌商住地皮的投资实力。1989年“政治风波”后,地产市道再次下跌,恒地于1990年度再斥资3.2亿元购入一批换地证书,使公司的换地证账面值超过7.6亿元。1991年3月,当政府拍卖换地权益证书而乏人问津之时,恒地以8 300万元悉数购入。因此,恒地成为香港拥有最多换地权益证书的地产公司之一。
    由于采取“反潮流”,“人弃我取”的投资策略,恒地得以低成本维持庞大的土地储备。从1990年到1996年,恒基的土地储备从1 650万方尺增加到2 420万方尺,其中尚未包括1 340万方尺农地,成为香港仅次于新地的第二大土地储备银行。由于土地成本低,恒地的边际利润相当高,以1993年度为例,该年度恒地共完成及售出160万方尺楼宇,获得利润约30亿元,即平均每方尺纯利1 800元,比新地的平均每方尺1 400元还高出接近3成。
    恒地与新地一样,亦极重视“货如轮转”,强调资产负债的平衡。尤其是在市道不景时期,恒地就会不断地将楼盘的售价调低,以测试楼价底线,保持货如轮转。如1989年“政治风波”后,恒地即将楼价下调20%。1994年中市道不景,恒地即在一个月内三度减价推出单位,从初期的每方尺5 576元减至5 090元。恒地还将百货商场零售促销的手法运用到地产市场,诸如以车位配售半山慧豪阁并以先到先得方式认购,向买家提供9成按揭并对加按的两成提供首三年免息供款优惠等等,甚至用抽奖送黄金(头奖黄金100两)展开促销,结果引起买家轮候或市场超额认购,取得满意的效果。
    恒基的算盘可说打得相当精细,即使到了八九十年代,它仍坚持早年在市区收购旧楼的策略,以最大的耐心,经长年累月,将逐层楼、逐吋土地收购回来。恒地还发明“袖珍楼”、“袖珍铺”,将市区内狭小的地盘建成袖珍式的住宅和店铺,表面上总体楼价不高,但平均每方尺的价格及利润都相当惊人。
    恒基在理财方面更是业内有名的高手。1992/1993年度,香港地产市道畅旺,恒地盈利急升64%,李兆基眼见集团股份长期偏低,不利于在股市集资加速集团发展,遂一反传统“密底算盘”的作风,采取了连串瞩目行动。1993年9月,恒地在公布年度业绩时,大派现金红利,每股恒地获派1元红利,涉及金额高达16亿元,给股东带来意外惊喜,恒地股价当日即急升18%。不久,恒地又宣布集团资产重估,每股资产净值达42.69元,比市场预期的25元至30元高出3成以上。翌日恒地股价从每股24.2元急升到28.7元。至该年底,恒地股价升至每股59元,短短3个月内市值急增逾600亿元,恒地成为这一时期香港股市的蓝筹明星股。
    1993年第四季,恒地趁公司业绩理想,连环出击,先是发行4.6亿美元(约35.7亿元)的可换股债券,安排将投资中国内地的恒基中国分拆上市;继而发行3亿美元(约23.38亿元)欧洲美元债券,并取得13.8亿元银团贷款;而旗下恒基发展亦以先旧后新方式配股集资20亿元,短短3个月间恒基共筹得资金超过90亿元。
    这一时期,恒基股价节节飙升,到1996年11月20日已升至每股74.72元水平。恒地不失时机地配股筹资,先后于1995年12月和1996年9月两次以先旧后新方式配股集资22亿元和35.2亿元,集资总额达57.2亿元。就在第二次配股当日,恒地又宣布发行武士债券,集资300多亿日圆(约23.4亿元)。从1993年到1996年,恒基集团集资频率之高、数额之大,业内公司无出其右。难怪有评论认为,派高息、借贷、集资已成为恒地的“财政商标”了。〔10〕
    1995年,港府批地给地铁公司兴建中环总站至大屿山赤■角新机场之间的机场铁路,地铁招标发展沿线各站上盖物业,结果,拥有庞大资金的恒地及旗下的中华煤气联同新地、中银集团所组成财团击败了置地,夺得中环机铁总站上盖物业发展权。中环机铁总站上盖发展项目占地约4公顷,发展工程包括3幢高级商厦、零售商场,以及两间酒店或服务式住宅大厦,总楼面面积预计达447.7万方尺,总投资400亿元,预料分六期进行,1997年动工,至2004年全部完成。该发展计划不仅是机铁沿线各站中最负盛名及最昂贵的发展项目,而且也是香港有史以来最大的单一地产项目,届时完成后,置地的中区王国将黯然失色,中区地产霸主地位无疑将属新地、恒地两大集团。

本文摘自《香港地产业百年》


  在任何国家、任何城市里,房地产业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的盛衰,牵涉到大批关联的行业,左右经济的升降;反过来,经济的情况对房地产也会起决定性的作用。而且,房地产的起跌也与居民的生活素质息息相关。香港也是同样情况。  自开埠以来,香港的房地产已经历了不少的起落,也取得了很多成果和宝贵经验。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在工作上与房地产业有关联的人士及楼房使用者,都可以从冯邦彦教授的杰作《香港地产业百年》里窥见和领会到许多珍贵的资料与指引,协助我们预测及面对未来的转变。

 承诺与声明

兄弟财经是全球历史最悠久,信誉最好的外汇返佣代理。多年来兄弟财经兢兢业业,稳定发展,获得了全球各地投资者的青睐与信任。历经十余年的积淀,打造了我们在业内良好的品牌信誉。

本文所含内容及观点仅为一般信息,并无任何意图被视为买卖任何货币或差价合约的建议或请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观点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况下更改。本文并未考 虑任何特定用户的特定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任何引用历史价格波动或价位水平的信息均基于我们的分析,并不表示或证明此类波动或价位水平有可能在未来 重新发生。本文所载信息之来源虽被认为可靠,但作者不保证它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作者也不对任何可能因参考本文内容及观点而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承担责任。

外汇和其他产品保证金交易存在高风险,不适合所有投资者。亏损可能超出您的账户注资。增大杠杆意味着增加风险。在决定交易外汇之前,您需仔细考虑您的财务目标、经验水平和风险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见、新闻、研究、分析、报价或其他信息等都仅 作与本文所含主题相关的一般类信息.

同时, 兄弟财经不提供任何投资、法律或税务的建议。您需向合适的顾问征询所有关于投资、法律或税务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