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金融猎鹰——百富勤集团的崛起

2013-11-15 10:12:39

    百富勤国际主席杜辉廉(站立者)与总经理梁伯韬。
    百富勤国际创办于1988年9月,当时注册资本为3亿元,创办人杜辉廉(Philip Leigh Tose)和梁伯韬,曾分别出任万国宝通国际行政正、副总裁,是香港投资银行界赫赫有名的人物。1987年10月全球股灾后,万国宝通银行调整策略,收缩在亚太区的业务,杜、梁等人遂萌去意,并邀得长江实业主席李嘉诚、中信泰富主席荣智健、合和实业董事总经理胡应湘以及他们以往熟悉的一批客户注资,创办了百富勤国际有限公司。
    被称为“香大侠”的股坛怪杰
    ——泰盛发展主席香植球。
    百富勤的中文名寓意“百富唯勤”,切合中国传统的勤奋致富思想,其英文名Peregrine则属猎鹰一类,特性斗志高昂,在空中盘旋、急转、突袭,追求猎物,永不休止,可说名如其人。百富勤由杜辉廉出任董事局主席,梁伯韬出任董事总经理。杜、梁二人持有公司3成半股权,其余股权由10多名股东合占,包括和记黄埔、中信国际、合和实业等。当时,梁伯韬曾雄心勃勃地表示:“我希望我们在10年内成为中国的高盛(Gold Sachs)、摩根士丹利(Margan Stanley)或美林(Merrill Lynch)。”
    百富勤国际总经理梁伯韬积极推动中资企业、国企公司上市。
    百富勤创办后,遇到两个迅速发展的良机。第一个就是成功收购老牌上市公司广生行。广生行创办于1898年,是一家有百年悠久历史的化妆品公司,其产品“双妹唛”花露水,在香港家喻户晓,畅销中国内地及东南亚各国。广生行于1941年在香港挂牌上市,是当时香港股市的蓝筹股,素有“股霸”之称。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广生行转向地产发展,逐步发展成为一家以收租为主的地产投资公司。1989年2月,长实主席李嘉诚应广生行董事局的邀请,向广生行提出全面收购建议,结果仅获得82.2%股东接纳(按规定须90%以上股东接纳才能强制收购其余股份),未能实现私有化目标。同年9月,百富勤在李嘉诚的支持下,运用“杠杆式收购”(Leveraged But out)原理,以3亿资本额成功购入市值14亿元的广生行的控制权。〔6〕
    百富勤的第二个机会,是透过广生行成功控制另一家上市公司泰盛发展。泰盛发展创办于1972年,同年10月在香港上市,原是一家地产发展公司,20世纪70年代中期转向证券投资,成为一家典型的华资证券公司。其创办人香植球素以对股市预测准确闻名,人称“股坛怪杰”。不过,20世纪80年代后期,受到1987年10月全球股灾及1989年政治风波的冲击,香植球萌生退意,这为百富勤国际的介入提供了良机。
    1990年2月,百富勤国际透过广生行以4.78亿元价格购入泰盛发展34.9%股权。同年5月,泰盛发展易名百富勤投资,并斥资2.6亿元向百富勤国际购入两家全资附属公司——百富勤融资和百富勤证券,实际上是百富勤国际借壳上市。1991年4月,百富勤集团宣布结构重组,从原来广生行持有百富勤投资改组为由百富勤投资持有广生行,前者以投资银行及证券业务为主,后者则以地产业务为主,职责分明。
    百富勤重组后,即透过百富勤投资在香港的投资银行、证券业大展宏图。20世纪70年代初期,香港的证券及投资银行业基本上由英资垄断,当时汇丰的获多利、怡和的怡富,以及宝源投资等鼎足而立。进入20世纪80年代,一些美资银行和证券公司,如美林入股新鸿基公司,万国宝通透过附属公司唯高达,开始在香港证券及投资银行业大展拳脚。不过,20世纪90年代初期,部分外资投资银行在香港的业务有所收缩,这为百富勤提供了发展空间。当时,华资财团的势力在香港迅速抬头,并活跃于收购、兼并、重组、集资及证券投资等领域。百富勤凭藉其与华资大亨们的密切关系,在香港市场迅速崛起。
    1992年中国领导人邓小平视察广东,内地的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百富勤及时把握机会,为中资公司和国有企业安排融资并推荐上市,掀起了红筹股和H股在香港上市的热潮。百富勤透过全资附属公司百富勤融资,在短短数年内在香港投资银行市场占据了相当大的比率,尤其是在安排红筹股和H股上市方面处于领导地位,它先后策划上市的红筹股就有中信泰富、海虹招商局、中国海外、上海实业、深业控股、北京控股、越秀投资等。1992年以来,百富勤安排上市的红筹股、H股所筹集的资金就达到126亿元(见表6.1),董事总经理梁伯韬更因积极推动中资企业、国企公司上市而被誉为“红筹之父”。
    表6.1百富勤安排上市的红筹股、H股
    公司上市日期集资金额(亿元)
    海虹(招商局海虹)1992年6月0.92
    中国海外发展1992年8月8.45
    中旅投资1992年10月4.00
    骏威投资1993年2月4.00
    荣山国际1993年3月0.45
    上海石化1993年7月26.50
    广船国际1993年7月3.07
    四通电子1993年7月1.89
    中国制药1994年6月2.00
    经纬纺织1996年1月2.06
    南京熊猫电子1996年4月5.10
    上海实业1996年5月9.40
    越秀交通1997年1月8.00
    深业控股1997年3月4.60
    北京控股1997年5月18.70
    第一拖拉机1997年6月13.00
    广州制药1997年10月4.00
    中航兴业1997年12月10.00
    总金额126.14
    资料来源: 《历年为中资集资逾百亿》,载香港《明报》,1998年1月12日。
    在证券业方面,百富勤透过另一家全资附属公司百富勤证券,自1991年收购长实与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合资的怡证公司后,已一举跻身香港10大证券公司之列,并成为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股份发行B股的首席国际包销商。到1995年底,百富勤投资市值已达62.76亿元,已远超过资历比它深的新鸿基公司(市值21.44亿元),成为亚洲区内(不包括日本)最大的投资银行之一及香港本地证券公司的“龙头老大”。

本文摘自《香港金融业百年》


  香港金融中心的前世今生  金融业界的风云人物,港币汇率机制形成的轨迹,亚洲金融危机的当代启示……  本书从历史的角度,对一个半世纪以来香港金融业的演变、发展脉络进行细致的梳理和深入的剖析,从中探索香港金融业发展的一般规律、香港金融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以及1990年代中期以来香港金融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承诺与声明

兄弟财经是全球历史最悠久,信誉最好的外汇返佣代理。多年来兄弟财经兢兢业业,稳定发展,获得了全球各地投资者的青睐与信任。历经十余年的积淀,打造了我们在业内良好的品牌信誉。

本文所含内容及观点仅为一般信息,并无任何意图被视为买卖任何货币或差价合约的建议或请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观点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况下更改。本文并未考 虑任何特定用户的特定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任何引用历史价格波动或价位水平的信息均基于我们的分析,并不表示或证明此类波动或价位水平有可能在未来 重新发生。本文所载信息之来源虽被认为可靠,但作者不保证它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作者也不对任何可能因参考本文内容及观点而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承担责任。

外汇和其他产品保证金交易存在高风险,不适合所有投资者。亏损可能超出您的账户注资。增大杠杆意味着增加风险。在决定交易外汇之前,您需仔细考虑您的财务目标、经验水平和风险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见、新闻、研究、分析、报价或其他信息等都仅 作与本文所含主题相关的一般类信息.

同时, 兄弟财经不提供任何投资、法律或税务的建议。您需向合适的顾问征询所有关于投资、法律或税务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