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模式(7)

2013-11-10 12:48:26

  同样的道理,投资计入GDP也是有条件的。比如政府投资修了一条路,而且投资的这笔钱收不回来,那么实际上就增加了货币总量。这时候就要区分两种情况。要是投资的工程被大量使用,确实给百姓的生活以及经济来往带来了方便,那就相当于这笔钱被合理消费了,计入GDP是对的。要是这个工程没几个人用,基本上是个浪费,那就不应该计入GDP。

在中国发展的前期,外汇储备还不多,美国的债务也不多,美元是保值的,这时候贸易顺差计入GDP合理,存下来的确实是财富。同样,在发展前期,中国的基础设施很落后,每修一条路,每建一座桥,都被充分利用,价值得到充分体现,这时的基建投资计入GDP也是合理的。但到了后期,美国债务达到天文数字,只能用新增的贬值美元来还,美元早已不保值,这时的贸易顺差就不应该直接计入GDP了,要大打折扣。而且以人民币的发行模式,每拿到一美元顺差,我们的银行就增发6.3元人民币,由外贸顺差增发的这笔钱(外汇占款)纯粹是印钱,根本不应该计入GDP,也计入了。前期顺差还小,外汇占款还不多,后期顺差大,这部分不该计入的钱对名义GDP的贡献很大,而实际上它只是相当于印钱推高通胀而已。

同理,如果把一条好好的路挖了再修,修了再挖,如果已经有几千万套商品房空置(不管是已经卖出的还是没卖出的),这时再继续建,继续闲置,这种投资就不应该计入GDP,这是浪费。腐败是更严重的浪费。一个工程的报价被人为抬高,反正是政府出钱,然后这些钱的相当一部分通过回扣等“灰色收入”形式直接进了私人腰包,以至影响工程质量。灰色收入这一部分相当于直接印钱,与GDP无关,应该从工程的价值里扣除,但实际上也记入GDP了。有人已经明确提出来了,腐败就是GDP。随便编造个什么工程项目,印一堆钱,从项目上走个过场,直接进私人银行账号,这就计入GDP了。从前期到后期,腐败越来越严重,GDP中直接印钱进私人腰包的成分就越来越大。

总结起来,现在的GDP里边有相当部分实际上是属于直接印钱的性质,与生产无关,与财富无缘,但是都被当成“经济增长”了。我们的“高速增长”里边有相当的水分。要是完全剔除这些水分,目前我们的增长应该是负的。表面上的增长,实际上是通胀。

经济决策层对GDP的理解似乎是按字面来的,国民总产值,顾名思义,就是生产总值。生产出口的产品越多,顺差越大,GDP就越高,也不管赚来的美元有多少价值;生产出来的房子越多,越贵,GDP就越高,也不管这房子有没有人住,不管它的价格是否合理。这有点像当年的大跃进,大炼钢铁。全民炼钢,产量上去了,大家认为工业就发展了,也不管炼出来的是不是钢,有没有用。如今全民生产GDP,只要数字上去了,就算成绩,也不管做的是不是有用功,是不是真的创造了财富。

  

本文摘自《下一个泡沫》


   本书讲解了经济泡沫和货币泡沫形成的原理,结合现实世界的各种情况,从“泡沫”这一角度解读了世界经济的全貌。经济无法与历史、文化、政治等元素割裂开来,我们必须面对这样一个错综复杂的世界。
  这个世界不是乌托邦——简单得就像《模拟城市》;这个世界也不是地狱——阴谋和陷阱无处不在。本书的作者王希秋先生正是看清了这一点。他的文章里没有对经济理论生搬硬套的机械运用,也没有为迎合部分国人对阴谋的偏好而歇斯底里。在理论方面,本书涉及许多宏观经济学与货币金融学的知识,深入浅出地阐述了30年来世界经济发展的脉络;在现实方面,本书强调?中国—美国—欧盟微妙的三角关系,从政治、军事、经济的立体视角分析了这出新“三国演义”。

 承诺与声明

兄弟财经是全球历史最悠久,信誉最好的外汇返佣代理。多年来兄弟财经兢兢业业,稳定发展,获得了全球各地投资者的青睐与信任。历经十余年的积淀,打造了我们在业内良好的品牌信誉。

本文所含内容及观点仅为一般信息,并无任何意图被视为买卖任何货币或差价合约的建议或请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观点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况下更改。本文并未考 虑任何特定用户的特定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任何引用历史价格波动或价位水平的信息均基于我们的分析,并不表示或证明此类波动或价位水平有可能在未来 重新发生。本文所载信息之来源虽被认为可靠,但作者不保证它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作者也不对任何可能因参考本文内容及观点而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承担责任。

外汇和其他产品保证金交易存在高风险,不适合所有投资者。亏损可能超出您的账户注资。增大杠杆意味着增加风险。在决定交易外汇之前,您需仔细考虑您的财务目标、经验水平和风险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见、新闻、研究、分析、报价或其他信息等都仅 作与本文所含主题相关的一般类信息.

同时, 兄弟财经不提供任何投资、法律或税务的建议。您需向合适的顾问征询所有关于投资、法律或税务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