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的诞生(2)

2013-11-10 12:37:32

  长期持续的货币贬值,如果不是故意的,通常都表示政府的腐败。南欧国家就有这个问题。例如,意大利议会的开销,是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四国加起来的两倍。可以想象意大利议员的薪酬,福利,还有各种公款开销,灰色收入,是多么丰厚了。即便是在今天,意大利发生严重债务危机,政府濒临破产,其他欧洲国家施加巨大压力的情况下,罗马的官老爷们也没有显著削减自己的收入和福利。

这说明一种心态。这些人认为从政的目的就是为自己敛财。如果在一个文化中这种心态是普遍现象,那么当政府有权印钞票时,它就不可避免地会多印。虽然看着自己的货币(比如里拉)不断贬值,不仅在国际上没面子,而且贬太快会导致经济崩溃,所以也会制定一些政策约束自己,但文化里的腐败因素还是控制不住,多少还是会超发。时间一长慢慢摸索出规律了,超发到什么程度老百姓还可以接受,经济也还可以维持。找到这个尺度以后就变成了一种习惯,当官的每年就得拿这么多。超发货币本质上就是向老百姓征税,南欧的政府多年来形成了这种习惯。在这样的文化里从官员到百姓都不把货币当成保值的财产,他们会买其他资产来保值,比如房地产,所以南欧国家的房产拥有率很高。

北欧就不一样了。德国60%的人没房(租房),很多人租一辈子。因为德国马克一直很坚挺,德国人习惯存钱。从这里可以看出南北欧对钱的理解不一样。在南欧货币只是商业活动的工具,在北欧它同时也是储存财富的手段。两种对货币的不同理解如何统一到欧元上来?

德国担心的是,把马克和里拉这样的货币合并成欧元以后,欧元还能像马克那样保值吗?会不会变成里拉?没有货币贬值的担忧,没有外部压力的情况下,南欧国家政府花钱肯定更是大手大脚。

为了让德国放心,欧元的印钞权上交到欧洲央行,而且德国对欧洲央行的政策有否决权,在印钞票这一点上,可以保证不失控。除了印钱之外,欧洲各国政府还可以通过发放债券的形式从金融市场融资,借钱花。为了堵这个漏洞,在欧盟的协议里又加入了要求各国把财政赤字(也就是每年借钱的额度)控制在国民生产总值3%以内的条款。这样一来,从理论上说,南欧国家政府乱花钱的能力得到了有效控制。当然实际执行起来还是有一些漏洞,这个后面会谈到。

2002年欧元启动之后相当成功,对美元的比值从最初的$0.88到目前的$1.31,差不多涨了50%。欧元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储备货币,美元的竞争对手。目前世界储备货币的市场份额美元占大约2/3,欧元占约1/4。

  

本文摘自《下一个泡沫》


   本书讲解了经济泡沫和货币泡沫形成的原理,结合现实世界的各种情况,从“泡沫”这一角度解读了世界经济的全貌。经济无法与历史、文化、政治等元素割裂开来,我们必须面对这样一个错综复杂的世界。
  这个世界不是乌托邦——简单得就像《模拟城市》;这个世界也不是地狱——阴谋和陷阱无处不在。本书的作者王希秋先生正是看清了这一点。他的文章里没有对经济理论生搬硬套的机械运用,也没有为迎合部分国人对阴谋的偏好而歇斯底里。在理论方面,本书涉及许多宏观经济学与货币金融学的知识,深入浅出地阐述了30年来世界经济发展的脉络;在现实方面,本书强调?中国—美国—欧盟微妙的三角关系,从政治、军事、经济的立体视角分析了这出新“三国演义”。

 承诺与声明

兄弟财经是全球历史最悠久,信誉最好的外汇返佣代理。多年来兄弟财经兢兢业业,稳定发展,获得了全球各地投资者的青睐与信任。历经十余年的积淀,打造了我们在业内良好的品牌信誉。

本文所含内容及观点仅为一般信息,并无任何意图被视为买卖任何货币或差价合约的建议或请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观点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况下更改。本文并未考 虑任何特定用户的特定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任何引用历史价格波动或价位水平的信息均基于我们的分析,并不表示或证明此类波动或价位水平有可能在未来 重新发生。本文所载信息之来源虽被认为可靠,但作者不保证它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作者也不对任何可能因参考本文内容及观点而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承担责任。

外汇和其他产品保证金交易存在高风险,不适合所有投资者。亏损可能超出您的账户注资。增大杠杆意味着增加风险。在决定交易外汇之前,您需仔细考虑您的财务目标、经验水平和风险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见、新闻、研究、分析、报价或其他信息等都仅 作与本文所含主题相关的一般类信息.

同时, 兄弟财经不提供任何投资、法律或税务的建议。您需向合适的顾问征询所有关于投资、法律或税务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