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2)

2013-11-10 11:20:28

  一开始纸币和保险箱里的黄金是一一对应的,有多少黄金发多少纸币。时间一长,银行家发现,那些把黄金存在银行的人很少来取,可能几年甚至十几年都不取。本来嘛,储户把金子放在银行就是因为不想搁家里,就是为了要拿纸币图方便。银行家灵机一动,那我是不是可以多印一些纸币放贷出去,赚一些利息。这样做的风险是,如果所有拿着纸币的人一起来兑现,银行的金子就不够了,就穿帮了,银行破产。但是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很小。银行要考虑的是,在通常情况下,最多会有百分之多少的储户同时来取钱。如果这个比例是20%,那银行就可以贷出去五倍的钱,当然保守一点的银行家会少贷一些。这就是最早的部分储备贷款模式。

当大部分银行都以几倍甚至更高的乘数放贷时,市面上流通的纸币就会大量增加,如果实体经济的产品并没有增加那么多倍,就会发生通货膨胀。这时候有些储户就会想了,哪儿来的这么多钱啊?是不是银行乱印钞票了?他们就会拿纸币到银行要求把黄金兑出来,以防不测。通货膨胀越厉害,就会有越多的人觉得这纸币有问题,到银行要求兑换金子的人就越多。这时候少数放贷特别激进的银行,或者说存款准备金率特别低的银行,就破产了。因为这些银行印了太多纸币,实际远没有那么多黄金,所以他们的储户当中只有一小部分能拿回黄金,大部分储户的储蓄就血本无归了。很多人一辈子的积蓄瞬间化为乌有,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因此一旦有银行破产,就容易触发恐慌效应,其他银行的储户也会担心自己的储蓄是否安全,于是大范围的挤兑潮爆发,大批银行倒闭。只有那些最保守的银行,也就是存款准备金率最高的银行能活下来。

从它的来历我们可以看到,部分储备贷款模式是由市场中的个体自发形成的。最终限制整个银行业大量印钱的是通货膨胀以及由此引发的挤兑潮和银行倒闭。虽然如今的美元已经跟黄金脱钩了,但是这个部分储备贷款模式却延续下来了。那么在现在的条件下,银行大量放贷,会不会导致通货膨胀,挤兑潮,和银行倒闭潮呢?

如果美国人消费的产品是美国国内生产的,那么当市场上货币大量增加时,厂商就会加价,毕竟消费者更有钱了吗,能够负担。这就会导致通货膨胀以及一系列问题。但现在美国的消费品都是中国生产的,中国厂商想加价很难,因为中国需要美国的市场,还怕被其他第三世界国家抢了生意。所以美国的货币总量增加,消费品物价却不长(电子产品还在不断降价),增加的货币导致股票,房地产等资产上涨,同时美国国内提供的服务比如医疗教育等费用上涨,当然工资也涨,只不过速度慢一些。

也就是说,因为消费品从中国进口,美国大量增发货币本来应该产生的通货膨胀被大大降低了。银行通过放贷增发了大量的货币,但老百姓却没有感受到严重的通胀。通过鼓励银行增加放贷这种办法,美国政府就可以合法地大量“印钱”。

  

本文摘自《下一个泡沫》


   本书讲解了经济泡沫和货币泡沫形成的原理,结合现实世界的各种情况,从“泡沫”这一角度解读了世界经济的全貌。经济无法与历史、文化、政治等元素割裂开来,我们必须面对这样一个错综复杂的世界。
  这个世界不是乌托邦——简单得就像《模拟城市》;这个世界也不是地狱——阴谋和陷阱无处不在。本书的作者王希秋先生正是看清了这一点。他的文章里没有对经济理论生搬硬套的机械运用,也没有为迎合部分国人对阴谋的偏好而歇斯底里。在理论方面,本书涉及许多宏观经济学与货币金融学的知识,深入浅出地阐述了30年来世界经济发展的脉络;在现实方面,本书强调?中国—美国—欧盟微妙的三角关系,从政治、军事、经济的立体视角分析了这出新“三国演义”。

 承诺与声明

兄弟财经是全球历史最悠久,信誉最好的外汇返佣代理。多年来兄弟财经兢兢业业,稳定发展,获得了全球各地投资者的青睐与信任。历经十余年的积淀,打造了我们在业内良好的品牌信誉。

本文所含内容及观点仅为一般信息,并无任何意图被视为买卖任何货币或差价合约的建议或请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观点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况下更改。本文并未考 虑任何特定用户的特定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任何引用历史价格波动或价位水平的信息均基于我们的分析,并不表示或证明此类波动或价位水平有可能在未来 重新发生。本文所载信息之来源虽被认为可靠,但作者不保证它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作者也不对任何可能因参考本文内容及观点而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承担责任。

外汇和其他产品保证金交易存在高风险,不适合所有投资者。亏损可能超出您的账户注资。增大杠杆意味着增加风险。在决定交易外汇之前,您需仔细考虑您的财务目标、经验水平和风险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见、新闻、研究、分析、报价或其他信息等都仅 作与本文所含主题相关的一般类信息.

同时, 兄弟财经不提供任何投资、法律或税务的建议。您需向合适的顾问征询所有关于投资、法律或税务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