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架马车:尴尬的投资:饮鸠止渴

2013-11-10 09:41:29

  再说说投资。过去20年在国内生产力不发达,基础设施不完善的情况下,投资成了拉动经济百试不爽的灵丹妙药,现在,中国制造已经行销全球,高速公路已经遍布全国,投资拉动不仅对经济正面作用越来越小,相反,产能过剩以及通货膨胀等一系列投资带来的副作用反而成了影响经济发展的绊脚石。

  先看看投资带来的通货膨胀。

  2009年,因为受到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急剧下降,2009年一季度GDP增速跌到近10余年最低值——6.2%。为了刺激经济发展,中央迅速出台了4万亿投资振兴经济的计划。在“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的指导方针下,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配套的投资计划,使当年政府投资达到十几万亿的惊人数字。十几万亿砸下去了,效果确实显著,2009年二季度GDP增速是7.9%,三季度是9.1%,四季度是10.7%,年终盘点全年GDP增速是8.7%——保8总算是完成了,上上下下松了一口气。但是,仅仅几个月后,恶性通货膨胀汹涌而至,农贸产品价格集体猛涨,连续十几个月CPI都高位运行,央行为了收缩流动性,先后7次提高准备金率,2次提高利率,付出重大代价才算勉强抑制住CPI凶猛的势头。

  天文数字的投资必然带来严重的产能过剩。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产能过剩的问题。

  目前我国钢铁行业的过剩的生产能力达到了2亿吨;水泥生产能力达到18.7亿吨,已经远远超过实际需求,目前在建的400条生产线还将新增生产能力6亿吨;电解铝生产能力过剩600万吨,在建的还有200万吨……截至2009年第一季度,在24个行业中有19个行业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产能过剩。(这还是2009年数据,现在只会更严重)。

  产能过剩,必然要找出路。出路无非一个内消一个出口。国内消费前面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这里我要补充一句,最近几年宣传得沸沸扬扬的“家电下乡”、 “汽车下乡”实质上就是为制造业过剩的产能找出路。好吧,农民可怜的钱包又得奉献一回了。至于出口,这更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

  过去几年,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在金融透支过度消费的前提下,为解决中国过剩的产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以美国为首的过度消费泡沫被刺穿,我们出口立刻就一落千丈,大批制造业纷纷倒闭。

  另一方面,即使没有次贷危机,中国出口继续增长也未必是好事。因为,中国出口的增长并不是健康的增长,而是在汇率扭曲人民币被低估的前提下悲剧性的增长!

  

本文摘自《你所不知道的冰冷经济真相》


   分税制、民生产业市场化、加入世贸,这三大政策决定了近十年来中国经济的走势,改变了中国社会的许多基本形态,并对中国的未来产生了巨大影响, 20世纪90年代的三大政策虽然让中国经济在进入21 世纪后继续保持了10年高速增长,但是这个增长却是以牺牲民众福利以及导致中国经济陷入结构性困境为代价的。所以,对过去经济政策的反思意义是十分重大的,当前中国改革事业正面临一个十字路口上的选择,是继续按照过去模式发展只做少量修补,稳定压倒一切。还是对过去模式做重大调整探索另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 《你所不知道的冰冷经济真相》从宏观经济政策解读入手,先后分析了 GDP 保8背后的就业压力,国进民退的结构性原因,产业空心化的形成是关键要素的非市场化等众多经济社会问题。力图为读者展现一幅中国经济的宏观画卷,希望大家能够把握时代的脉搏,找到自己的位置。

 承诺与声明

兄弟财经是全球历史最悠久,信誉最好的外汇返佣代理。多年来兄弟财经兢兢业业,稳定发展,获得了全球各地投资者的青睐与信任。历经十余年的积淀,打造了我们在业内良好的品牌信誉。

本文所含内容及观点仅为一般信息,并无任何意图被视为买卖任何货币或差价合约的建议或请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观点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况下更改。本文并未考 虑任何特定用户的特定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任何引用历史价格波动或价位水平的信息均基于我们的分析,并不表示或证明此类波动或价位水平有可能在未来 重新发生。本文所载信息之来源虽被认为可靠,但作者不保证它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作者也不对任何可能因参考本文内容及观点而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承担责任。

外汇和其他产品保证金交易存在高风险,不适合所有投资者。亏损可能超出您的账户注资。增大杠杆意味着增加风险。在决定交易外汇之前,您需仔细考虑您的财务目标、经验水平和风险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见、新闻、研究、分析、报价或其他信息等都仅 作与本文所含主题相关的一般类信息.

同时, 兄弟财经不提供任何投资、法律或税务的建议。您需向合适的顾问征询所有关于投资、法律或税务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