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的钱是谁的,赔的钱去了哪里?(1)

2013-11-09 22:42:39

  有了前面两个误区的解决,实际上就很好解答股民对赚钱与赔钱的困惑了。我们经常会听到牛市中股市总市值增加了多少,或者熊市中市值蒸发了多少,动辄几万亿元,甚至几十万亿元的市值波动,尤其是在2008年启动的一波大熊市中,A股市值一度损失了20多万亿元。要知道我国近几年年均GDP总额不过30多万亿元,难道一个股市在熊市中蒸发的资金会令全国人民辛苦一年创造的财富都付诸东流了吗?其实这里面也是误区在作怪,即市值说的实际上是账面上的盈亏,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盈亏,就好比前面举例时提到的甲未销售的两栋楼一样,股市也是如此。市场中大量个股,以及个股中大量的股份实际上是很少进行交易的,或者本身就是不流通的,因此市场中实际交易的资金量不是市场总市值,很多账户中的资金是长期处于单纯的持股状态,没有卖出或者根本无法交易(限售股或者国家股等),因此这里面就会出现前面提到的两大误区:盈亏产生在两个时间点中间而不是时间点上,买卖操作的盈亏才是实际赚钱与赔钱的表现,单纯说市值蒸发与增加是将很多单纯时间点混淆为时间段,将账面盈亏混淆成实际盈亏从而造成数值夸大的效果。

  如果股民真想搞清楚究竟谁在赚钱、谁在赔钱,笔者有一个好的办法,能够绕开误区,让股民真正发现问题的根源。大家都知道质量守恒定律,宇宙中的任何物质不会凭空消失,只是在不同的形态间转换,股市中的钱也是如此,不可能凭空消失。做一个简单的比喻,所有入市的资金好比水,股市是一个蓄水池,股民、机构、基金、券商等所有的投资者,都是拿着一个装着水的容器进到股市中,先将水倒入蓄水池中,然后再用自己的容器从蓄水池中装水,此时装得多还是少,就要看投资者自己的操作了,而投资者最后在容器中装的水和最初入市时装的水进行对比也就有了盈亏。

  从表面上看,很多人会有一个直观的想法,即认为入市总的水量会转换成蓄水池中剩余的水+股民容器中的水,但股民忽略了这里面存在的一个问题,即水是会转化成水蒸气蒸发的,而部分水蒸气还会重新回到蓄水池中。蒸发与流入的部分,往往就会成为股民忽略的环节,但也恰恰成为机构投资者,乃至交易所和券商利用的环节。实际上资金进出间的关系应该是这样的,进入股市的水转换成市场消耗的水(蒸发-流入)+蓄水池中剩余的水+股市容器中的水。而股市中什么会产生水的蒸发呢?从股市向外抽资有三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税费、佣金,第二种形式就是新股上市IPO,第三种形式就是再融资、增发、配股等。而股市中唯一能够向市场注资,也就是流入水的渠道就是分红,这也是股市中唯一能够产生钱的渠道。

  

本文摘自《解套第一课——拯救你的大脑和钱袋》


   经过与广大股民的多年来的交流,作者越发深刻地感觉到,如果无法将股民解套,那么所谓的成功经验,赢利系统,赚钱法则,美好明天都是空话而已。只有帮助股民从困境中解脱出来,股民才能够真正实现蜕变,走上赢利的康庄大道。
  因此,本书告诉股民:在股市中,真正的解套,不仅要靠技巧,更需要解放思想。

 承诺与声明

兄弟财经是全球历史最悠久,信誉最好的外汇返佣代理。多年来兄弟财经兢兢业业,稳定发展,获得了全球各地投资者的青睐与信任。历经十余年的积淀,打造了我们在业内良好的品牌信誉。

本文所含内容及观点仅为一般信息,并无任何意图被视为买卖任何货币或差价合约的建议或请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观点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况下更改。本文并未考 虑任何特定用户的特定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任何引用历史价格波动或价位水平的信息均基于我们的分析,并不表示或证明此类波动或价位水平有可能在未来 重新发生。本文所载信息之来源虽被认为可靠,但作者不保证它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作者也不对任何可能因参考本文内容及观点而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承担责任。

外汇和其他产品保证金交易存在高风险,不适合所有投资者。亏损可能超出您的账户注资。增大杠杆意味着增加风险。在决定交易外汇之前,您需仔细考虑您的财务目标、经验水平和风险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见、新闻、研究、分析、报价或其他信息等都仅 作与本文所含主题相关的一般类信息.

同时, 兄弟财经不提供任何投资、法律或税务的建议。您需向合适的顾问征询所有关于投资、法律或税务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