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制造业的“国际大迁移”
纵观历史,中国的制造业发展经历了一个十分坎坷的历程。早在工业革命之前,中国在世界上就算得上是一个制造业“强国”。翻开历史可以知道,中国人在历史上所制造的各种手工产品:薄如蝉翼的丝绸、温润如玉的瓷器、技工精湛的青铜器皿等,都曾是世界各国青睐的紧俏通货。为了能够更好地获取这些中国制造出的产品,两千年前的各国商人们甚至不辞艰辛,只用马拉驼扛就生生踩出一条东起中国、西至古罗马的长达7000公里的“丝绸之路”。工业革命后,机器工业取代了手工业,制造业实现了质的飞跃,发展到一个全新的阶段。也是从那以后,“欧美制造”成为世界贸易的通行证,“中国制造”逐渐成为历史,消逝在时间长河中。
此后的100多年间,世界各国的市场成为“欧美制造”产品的天下:英、法、美、德等国制造的产品争相在国际市场这个万国竞赛场上亮相。而此间的中国,在漫长的时间里只是充当这场比赛的看客和各国产品的拥趸,当时中国人在市场所买到的各式生活用品,基本都是外国所造,为此先人们在这些产品前一律冠以“洋”字:洋车、洋布、洋火、洋面、洋灯乃至洋烟等,很多称谓竟成为习俗一直流传到现在。
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末才有所改变。而这种变化,客观上也归功于制造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大迁移”——从发达国家逐渐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中国成为了转移的承接地。此后的30年间,“中国制造”才开始重新焕发出光彩。
任何产业的发展都有周期性,制造业也不例外。以美国为代表的欧美工业化国家,在经历了上百年以制造业为经济引擎的高速发展之后,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欧美制造业跨过了它的鼎盛时期,制造业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日益减小。于是这些国家开始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谋求产业升级,把制造业产业链中的一些环节逐步向国外转移。
而此时的日本,经历了“二战”的严重打击后,在欧美国家的扶持下,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已逐渐恢复了元气,经济开始焕发活力,正好成为承接欧美制造业的理想之地。在美国“道奇计划”的扶持下,日本制造业开始迅速发展起来,仅用了30多年的时间,日本就走过了欧美国家近二百年才走过的路,最后把欧洲强国全部甩在后面,在很多领域甚至赶超了美国。到80年代,日本已成为继英国、美国之后的第三个“世界工厂”。
本文摘自《改变中外企业博弈的格局》
20世纪60年代,中国围棋选手首创一种新型布局方法,由于在对弈中利于抢占实地、获得先机而闻名国际棋坛,遂被命名为“中国流”。
在中国与西方企业激烈博弈的今天,处于劣势的中国企业要想突破困局,必须形成并购上的“中国流”,通过并购的方式获得发展制造业所需的技术、品牌和渠道,让中国的要素资源能够在全球产业链上合理分布,中国的企业得以在未来的产业链博弈中占据主动。
2008年以来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为试图出海并购的中国企业提供了一个“百年一遇”的机会,欧美不少实体企业由于资金链断裂而陷入困境,大大降低了中国企业的并购门槛和收购价格,由“各路军团”组成的中国“远征队”开始乘风起航,海外并购的“中国流”正在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