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刚开始采访的时候,并没有发现60岁是一个具有转折意义的年龄。我们从年过五旬的人开始采访,大约25次访谈之后,我们三个组织访谈的人开始交流访谈心得。结果每个人都说自己注意到,在被访谈的人中,60岁以上的和60岁以下的人有很大的差别。对这个结果最好地解释就是,只有到了60岁左右的这个年龄,我们才开始回顾自己的前半生。而60岁以下的人好像仍然被束缚在自己目前的生活中,他们跳不出“现在”,还不能后退一步来回望过去。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开始相信,六旬以上的老人看来要更加睿智,也许是缘于某种神秘美妙的东西。也许在老龄和智慧之间有种微妙的联系,这种联系与人类的进化有关。也许,我们在渐入老年的时候,同时也在反省过去,以便在我们入土之前能够把生活中学到的东西传承下去。我们发现人生真谛的时候,已经年近花甲,那时,我们一边继续生活,一边回顾过去,所以60岁被称作“智慧之年”。就像波兰诗人切斯洛夫·米沃什所说:“当浮华如烟而去,想到不久将告别尘世,我心静如水。”不管是什么原因,我们不可否认,我们应该把访谈的力气用在那些年过六旬的老人身上。
这并不是说60岁以下的人少有智者。实际上,本书的假设是,我们可以在生命的任何阶段发现并且实践这五个秘密。准确地说,我们认为,任何有能力回顾过去的人都是我们的访谈目标,和他们谈话可以给我们提供看问题的独特视角。而且,人们并不一定要等到生命即将终结时才能确定自己是否找到了幸福。但是,有人在30岁的时候就表现出很幸福、很充实的样子,晚年却非常痛苦,所以我们认为,选择访谈那些步入晚年的老人是比较明智的做法。
我们结束访谈的时候,有五个人生的秘密最终浮出水面,这五个秘密是我们在辞世之前必须要发现的秘密。虽然我们的访谈对象形形色色,但是,不同背景的人们跨越了宗教、种族、文化、性别和社会地位的鸿沟,在人生的这五个秘密方面达成了空前的一致。到底什么是人生重要的东西?什么是生命的意义?这些问题的答案与宗教教义和文化无关,全人类探索答案的过程都是一样的。
肖伯纳说:“青春是多么美好,挥霍青春实在是件憾事。”我相信,他的意思是说,我们常常要花多半生的时间去思考如何去生活,当我们知道了什么是生活的真谛时,时光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但是我们不需要等到年华逝去才发现智慧,才知道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东西——这就是为什么我要邀请你们和我一起坐下,聆听235位智慧老人来指引我们发现人生的五个秘密。
本文摘自《财智人生》
小时候,长辈告诉我们要好好听话、用功读书,以便将来做个有用之人。于是,我们就乖乖地听话、认真地准备考试,在乏味中带点趣味地完成学业。出了校门,我们拚了命抢到一份还算不错的工作,开始在职场丛林中探索。一路上,我们看到什么就抓什么,袋子里逐渐装了存款、车子和房子等,身旁也慢慢出现朋友、另一半和家人。这样的人生看起来挺不错,而且大多数的人都是这样过的。但是,你可曾觉得自己的心似乎空了一个洞,好像有什么还没做?这本书能够为你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