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得证。
通过上述解析过程,可以看出整个计算包含的重要假设就是,整个过程中的资金调剂都是通过普通股来进行的:如果公司“缺钱”就增发股票,如果股东(包括潜在普通股持有者)有钱就购买股票。同样地,将此计算思路运用于认股权证和股份期权等其他潜在稀释性股票中,也能得出正确的结果。也不妨举例为证:假设某上市公司发行的认股权计划为10 000股,认股价6元,市场均价10元。我们完全可以按照上述提供的思路,逐步加以分析和论证。
(1)公司拿出10 000股普通股需要多少资金?答:100 000元。
(2)通过发行认股权证取得了多少资金?答:60 000元。
(3)公司存在多少资金缺口?答:40 000元。
(4)那么公司怎么筹集这笔资金?答:发行股票(理由同上)。
(5)公司需要增发多少股票才能得到这笔资金?答:4 000股。
故得证。
4.3.3 多项潜在普通股的稀释性程度及其排序释疑
既然稀释每股收益反映的是公司最“保守”的每股收益,那么反稀释被排除在外,就成了文中应有之义。所谓反稀释,根据国际会计准则以及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的定义,如果潜在普通股转换成普通股会增加持续经营每股收益或减少持续经营每股亏损,则该潜在普通股是具有反稀释性的。关于反稀释效果及其清除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存在多种潜在普通股情形下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方式加以解决。当存在多种稀释性潜在普通股的时候,如果根据全部排列组合种类一一加以尝试计算,然后从中选取最小值作为稀释每股收益,会计核算的工作量无疑会大大加大。至于准则规定“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应当按照其稀释性程度从大到小的顺序计入稀释每股收益,直至稀释每股收益达到最小值”,其实是在试图给出一个关于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方式,但其中“按照稀释性程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之说值得推敲。现举例说明。
本文摘自《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解读与案例分析》
报告数据的生成原理和内涵予以解读,随后打开财务报告分析的工具箱,并通过指标体系的构建,揭开财务报告的神秘面纱,讲述其背后的故事。在本书最后,作者选取了最新的并且具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年报进行分析和解读。这部分内容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检验,又提供了撰写财务分析报告的规范示例。
全书体现最新准则和最新年报之“新”,体现系统思维和知识架构之“全”,体现分析务实、知识实用、资料真实之“实”,以期给予读者全新而实际的阅读体验。
本书主要面向具有一定经济常识的社会大众,其意不在于编报表,而在于如何识报表、用报表。此外,书中内容对于企业经营者和财会人员也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