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到底在说什么啊

2014-04-24 08:36:26

  人们应该怎样着手来确定基本的问题或者论题呢?有时候很简单:作者或者演说者会直接告诉你论题是什么。你也可以在文章的正文当中找到论题,通常是在文章的开头,或者在文章的标题中就可以直接找到论题。如果论题是直截了当说出来的,作者会用到以下这些词来加以提示:
我要问的问题是: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有规范烟草制品的各种法律呢?
降低法定饮酒年龄:是不是一件正当的事情?
学校到底应不应该提供性教育?
可惜很多问题并不总是直截了当地提出来,必须得从交流和会话的其他暗示中进行推断。例如,很多作者或演说者会对他们关心的一些当前热点事件进行回应,比如说一系列发生在校园里面的暴力事件。问一问"作者是在对什么事件进行回应"常常能帮你找出一篇文章的中心论题。还有一个比较好的线索是了解一下作者的背景,比如他所加入的组织机构。所以说在你下工夫找论题的时候查一查文章作者的背景信息也很有必要。
在你辨认论题的时候,要努力抵制这种思想:陈述这个论题的正确方法只有一种,其他都是错误的。一旦你找到整篇文章或整场讲座所要论述的问题,以及这个问题和这篇文章或这场讲座之间的联系,你就已经发现了论题。只要确保你所界定的论题符合"论题"的界定标准即可。
但是,当论题并没有直截了当地说出来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先找准结论。很多情况下,在你能确认论题之前都得先找出结论来。因此,在这些情况下,进行客观评价的第一步就是要找出结论之所在—这常常也是较困难的一步。我们只有找到结论才能进行客观评价!
让我们来看看怎么才能着手去寻找这一至关重要的结构元素。
小贴士:所谓结论,即作者或演说者希望你接受的信息。
他想让我相信什么结论
要找到结论,批判性思考的人首先要问:"作者或演说者希望证明的是什么?"或者"和我交流的这个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这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结论。同样,作者或演说者对这两个问题的任何解答都是结论。
在寻找结论的过程中,你也在寻找作者或演说者希望你相信的一个或一系列陈述。他希望你相信他建立在其他陈述的基础上得出来的结论。简言之,有说服力的交流或论证的基本结构是:甲之所以成立是因为乙。"甲"是指结论,"乙"是指结论的支撑材料。这个结构代表了推理的过程。
结论是逐步推断出来的,它们来源于分析推理。结论是一个个观点,需要其他观点来进行支撑。因此,如果有人断言某件事是正确的,或者某件事应该去做,却没有提供相应陈述来支撑他的这一断言,这一断言就不能称为结论,因为提出此断言的人并没有提供这个看法得以建立的任何基础。相应地,我们把没有证据支撑的断言称为纯观点(mere opinion)。
理解结论的本质属性是通往批判性阅读和聆听的必要步骤。让我们进一步观察一个结论及其推理的过程。阅读下面一小段,看看你能否找出其中的结论,以及支撑这一结论的其他陈述:
大规模室内养殖业不应该合法化,还有其他更自然的方法来生产我们所需的食品。
"大规模室内养殖业不应该合法化"是作者对"大规模室内养殖业应不应该合法化"这个问题给出的答案,这就是作者的结论。作者支撑这个观点的一个理由是:"还有其他更自然的方法来生产我们所需的食品。"
你有没有明白为什么上述用来支撑结论的看法本身并不是一个结论?它之所以不是结论是因为它是用来证明别的论点。请记住:你相信一个陈述(结论)是因为你认为它由其他看法所支撑,这就是在进行推理。当人们从事这一思维过程,他们就是在进行分析推理,分析推理得出来的结果就是结论。
有时候,和我们交流的人并不直截了当地说出他们的结论,在这种情况下,你就得依靠推理来得出结论,你认为作者摆出种种观点来加以证明的就是他的结论。

本文摘自《学会提问》


   这本《学会提问》是一本非常经典的批判性思维读物,很出色地完成了传授批判性提问的技能这一目标,既简洁又全面,实践指导性强,会对同学们提供很大的帮助。想要去国外留学深造的同学,应该学习批判性思维,学会用批判性眼光去看待、评价问题,理性思考,扩展你的思维和眼界,丰富你的内心世界! —俞敏洪(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 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地提出问题、思索问题。 —哈佛大学名言 美国“神童”教育(天赋教育)的“童子功”入门第一招是“培养批判性的阅读能力”,第二招是培养“批判性的聆听能力”。在小学阶段还是作为一种行为习惯来培养,到了大学阶段就已经成为一种思维方式了。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因而成为各高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学课程设计围绕的核心。 —《天赋教育在美国》 如果你不改变问问题的方式,你永远都不会成功。 —现代管理之父德鲁克 提问题比回答问题更启发人的智慧。 —潘石屹

 承诺与声明

兄弟财经是全球历史最悠久,信誉最好的外汇返佣代理。多年来兄弟财经兢兢业业,稳定发展,获得了全球各地投资者的青睐与信任。历经十余年的积淀,打造了我们在业内良好的品牌信誉。

本文所含内容及观点仅为一般信息,并无任何意图被视为买卖任何货币或差价合约的建议或请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观点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况下更改。本文并未考 虑任何特定用户的特定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任何引用历史价格波动或价位水平的信息均基于我们的分析,并不表示或证明此类波动或价位水平有可能在未来 重新发生。本文所载信息之来源虽被认为可靠,但作者不保证它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作者也不对任何可能因参考本文内容及观点而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承担责任。

外汇和其他产品保证金交易存在高风险,不适合所有投资者。亏损可能超出您的账户注资。增大杠杆意味着增加风险。在决定交易外汇之前,您需仔细考虑您的财务目标、经验水平和风险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见、新闻、研究、分析、报价或其他信息等都仅 作与本文所含主题相关的一般类信息.

同时, 兄弟财经不提供任何投资、法律或税务的建议。您需向合适的顾问征询所有关于投资、法律或税务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