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爱好就是工作

2014-02-20 23:31:52

  李嘉诚曾说:“做事投入是十分重要的。你对你的事业有兴趣,你的工作一定会做得好。”黄光裕之所以能在商业上成绩斐然,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对于零售业的热爱和投入。

  毫不夸张地说,黄光裕是一个“工作狂”,他将全部精力都花在事业和工作上。虽然黄光裕拥有很多财富,但是他却没有兴趣像普通人那样花时间去娱乐。在被问及有什么兴趣爱好时,黄光裕回答说:

  我唯一的爱好就是工作。

  有人问他一天中工作时间占了多少,他说:

  我平常每天的工作时间最起码要占去五分之三,差不多15个小时。我很会享受工作的乐趣。

  拼命工作,是大多数创业者在最初的创业阶段都会有的共性,他们的特点是:一人身兼多职,工作认真、勤劳。在企业发展稳定之后,多数的企业家就会选择权力下放。例如,王石于1984年创业,1991年其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交易,王石历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石在攀上了“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里,最大的行业——房地产的最成功机构的最高总裁”的事业高峰后,1999年2月,他辞去了总经理职务,背上了行囊,飘然远行,攀登那需要由体力一步一步来丈量的高峰。他成为“中国的企业家中登得最高的人”。那时,他已经年过五十,是中国年纪最大的探险家。

  虽然董事长王石如此潇洒地去探险,但万科业绩并没有因此而下滑。以2007年为例,万科就获得了多个奖项,如“最受尊敬的华人企业奖”,“2007年度卓越表现奖最佳社会责任奖”等。王石个人也荣获联合国环境署授予的“全球卓越贡献奖”等奖项。

  设在上海专门从事追踪中国富裕精英阶层消费习惯的咨询机构“胡润百富”,于2007年1月11日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表明,中国新生的富裕人群最喜欢的休闲活动是外出旅行。排在旅行之后的其他休闲方式有游泳、打高尔夫球和远足。有钱、有闲,二者兼得才是最幸福的富人,这已经成为多数人的共识。但黄光裕置若罔闻,依然进行着“拼命三郎”式的工作。

  为什么呢?黄光裕自有他的道理,他说:

  中国的人才并不是说很充足,还需要在工作过程中边干边学,所以我还不能完全放手,还不能达到那种有钱就可以去享受的程度,做老板比较累。

  黄光裕也曾表示:做零售是很累的。零售人才的稀缺,零售业本身的繁杂性都促使他必须保持旺盛的精力去做事情。当然,要强的个性也是他不愿意松懈下来的重要原因。

  黄秀虹说:“我二哥敬业,大哥比二哥更敬业。他们都是不会玩的人。一天中所有的时间几乎都是用来工作。俗话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首先人得谋。其次老天得给你。”

  事业与生活之间,如何去选择呢?在黄光裕看来,这个问题要用阶段性的眼光来看待,譬如对于他来说,现阶段他只能选择事业,而未来他选择的将是生活。他说:

  很多事情不可兼得,得看你是为什么而活,是为自己而活还是为社会而活。也许我现在是为了公司,为了社会,但将来一定是为自己,在公司不需要我的时候,才能够去一个海外的小岛过悠闲自在的生活。

  绝大多数人的内心深处都是向往着“富贵闲人”的生活,黄光裕其实也不例外,但是他太了解成功与付出之间的正比关系,而且他自恃年轻,正当年富力强之时,不更加努力工作,就无法求得自己内心的安稳。所以黄光裕这个首富活得一点都不像首富,譬如他的衣柜里面找不到一套休闲服装;譬如他的妻子杜鹃长期居住香港处理着上市公司“国美电器”的相关事宜;他虽然和哥哥一起出来闯荡江湖,但是如今兄弟俩各自有自己的事业,平时并不常见面。所以,黄光裕本人平时的生活除了工作还是工作。

  不是不会玩,只是没时间,怕分心。只要是运动,我都想去做。但是,多年来一直没有这个时间。

  想做一件事,就必须学会舍弃许多爱好,排除一切杂念。不要因为爱好而任自己的精力和时间随意抛洒。刻苦做事,往往会被人讥笑为“苦行僧”,但成功在自己脚下,欢乐在我们心中,当你站在山顶上的时候,自然会得到别人的掌声和敬仰。

本文摘自《中国顶级CEO的商道真经》


   二十多年来,在曾被外资力量把持的零售,通信制造、网络等行业里,成长和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本土企业家,他们带领中国企业探索出了一条非凡的成功之路,向世界彰显了中国企业家的强大力量和独特智慧。本系列图书忠实记录并深入剖析了这些教父级的企业家创业、创新的翔实过程,为读者提供了一场关于中国企业家智慧的饕餮盛宴,我们衷心地希望他们的胆识、眼光和境界,能成为后来者的榜样;他们所经历的困境、遭遇过的坎坷、付出的代价,能成为后来者的借鉴经验。如能实现这一宗旨和目的,那便是我们这支创作团队和编辑们最大的欣慰了。

 承诺与声明

兄弟财经是全球历史最悠久,信誉最好的外汇返佣代理。多年来兄弟财经兢兢业业,稳定发展,获得了全球各地投资者的青睐与信任。历经十余年的积淀,打造了我们在业内良好的品牌信誉。

本文所含内容及观点仅为一般信息,并无任何意图被视为买卖任何货币或差价合约的建议或请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观点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况下更改。本文并未考 虑任何特定用户的特定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任何引用历史价格波动或价位水平的信息均基于我们的分析,并不表示或证明此类波动或价位水平有可能在未来 重新发生。本文所载信息之来源虽被认为可靠,但作者不保证它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作者也不对任何可能因参考本文内容及观点而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承担责任。

外汇和其他产品保证金交易存在高风险,不适合所有投资者。亏损可能超出您的账户注资。增大杠杆意味着增加风险。在决定交易外汇之前,您需仔细考虑您的财务目标、经验水平和风险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见、新闻、研究、分析、报价或其他信息等都仅 作与本文所含主题相关的一般类信息.

同时, 兄弟财经不提供任何投资、法律或税务的建议。您需向合适的顾问征询所有关于投资、法律或税务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