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节:绝非童话:迪士尼帝国的传奇(6)

2013-12-25 22:00:54



  首先是电影投资策略失败。米高梅盲目倚老卖老,风格老套,脱离时代,满足不了市场需求,曾经雄狮仰天怒吼的米高梅,俨然成了老气横秋的代名词。例如,“007系列”电影自1962年首次登上大银幕,受到全世界影迷的疯狂追捧,成为米高梅的摇钱树,而将近50年过去了,“007系列”的套路越发显得乏味陈旧,在如今大片云集的电影市场,根本无法迎合口味越来越挑剔的观众,然而米高梅还死死抓着这根救命稻草不肯放手。而在明星的起用上,米高梅也基本上走“敬老”路线,盲目依赖老牌明星,有违市场需求。例如《狮入羊口》、《瓦尔基里》等影片中,米高梅不惜花费顶级片酬请汤姆?克鲁斯加盟,然而如今的“阿汤哥”已经不再和当年一样可以充当票房保证,这些影片票房不尽人意,也昭示“敬老”路线成为米高梅的一大顽疾。

  其次是经营模式的局限性。其实,电影投资策略的失败仅仅是导致米高梅破产的原因的“冰山一角”,真正的致命伤在于其经营模式的局限性。在如今这个“以渠道为王”的时代,单纯靠制作和发行电影来获利只是九牛一毛,是根本行不通的。米高梅没有有线电视频道或宽带网络,其电影商品得不到有效的、多渠道的宣传和利用,也没有开拓出主题公园、玩具等周边衍生品领域,在可谓惨烈的市场竞争中,必然会被拍倒在惊涛骇浪中。

  目前米高梅深陷水火之中,没有人会希望这个拍出过《乱世佳人》、《007》、《猫和老鼠》等旷世佳作的老牌电影公司化作历史的尘埃,但如何从涅槃中重生也绝非易事。华特?迪士尼公司的稳步发展,或许可以为灾难中的米高梅带来一些启示。迪士尼和米高梅几乎同时创立,又同在好莱坞,大环境基本相同,而一个仍旧如日中天,另一个却惨遭破产,一正一反的对比,更说明了迪士尼公司百年沉浮岁月中的艰难,也正因为如此,其成功模式才更加值得探讨。

  2010年前后,迪士尼公司内部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2009年9月,迪士尼公司收购了美国漫画业巨头奇迹漫画公司,获得了奇迹漫画公司旗下包括“钢铁侠”和“X战警”在内的近5000个经典漫画形象的所有权。2010年12月,迪士尼公司将其旗下的米拉麦克斯公司“打包出售”,获得6.63亿美元的交易价格。近年来,尽管米拉麦克斯在奥斯卡金像奖角逐中仍有斩获,但电影票房收入并不理想,而且米拉麦克斯的财务状况开始严重恶化,影片产量也大为减少。迪士尼公司果断“割爱”,把目前的战略放在“迪士尼”、“皮克斯”和“奇迹”三大品牌下集中发展大银幕电影。通过一系列的“大换血”和“大买卖”,迪士尼公司如获新生。

  除了内部改造,迪士尼公司的海外扩张也从未停止过。迪士尼乐园落户上海可以说是迪士尼公司2010年的一个大动作。这一举措不光为上海带来可观的拉动效力,也必将为迪士尼公司带来巨大的发展契机。

  在上海迪士尼项目中,中方和迪士尼公司分别占57%和43%的股权,迪士尼方面投资比中方少,这是迪士尼公司的谈判蓝本。在乐园收益方面,据权威预测,其中门票收入占据50%,食品和饮料收入占据24.5%,商品收入占据24.5%,其他收入为1%。上海方面只能在门票收入中分成,而其他50%的收入,全部归迪士尼所有,这是迪士尼公司赢利的保障。

  除此之外,上海市政府提供土地和绝大多数建设资金,日常管理则交给美方团队,每年向迪士尼公司交品牌费和经营收入提成。每年上缴授权费,这是迪士尼公司稳赚的底牌。

  毋庸置疑,上海迪士尼乐园项目对中方和迪士尼公司来说是互利共赢。仅从以上分析可知,华特?迪士尼公司才是当之无愧的最大赢家。

  目前,迪士尼公司四大业务——影视娱乐、媒体网络、主题公园、消费产品,都已在中国落地。“窥一斑而知全豹”,由迪士尼公司积极的“中国战略”不难看出其在全球扩张与发展的强健步伐。



本文摘自《迪士尼百年沉浮》


   白手起家到好莱坞巨头:迪士尼百年沉浮 迪士尼之父华特R26;迪士尼被称为“欢乐英雄”。他一手打造了充满传奇色彩的娱乐帝国华特R26;迪士尼公司(The Walt Disney Company),简称迪士尼公司。迪士尼公司1923年由华特R26;迪士尼与兄长罗伊R26;迪士尼创立,其业务涉足影视娱乐、主题公园、媒体网络、玩偶商品等多个领域,是现今全球第二大传媒娱乐企业。

 承诺与声明

兄弟财经是全球历史最悠久,信誉最好的外汇返佣代理。多年来兄弟财经兢兢业业,稳定发展,获得了全球各地投资者的青睐与信任。历经十余年的积淀,打造了我们在业内良好的品牌信誉。

本文所含内容及观点仅为一般信息,并无任何意图被视为买卖任何货币或差价合约的建议或请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观点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况下更改。本文并未考 虑任何特定用户的特定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任何引用历史价格波动或价位水平的信息均基于我们的分析,并不表示或证明此类波动或价位水平有可能在未来 重新发生。本文所载信息之来源虽被认为可靠,但作者不保证它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作者也不对任何可能因参考本文内容及观点而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承担责任。

外汇和其他产品保证金交易存在高风险,不适合所有投资者。亏损可能超出您的账户注资。增大杠杆意味着增加风险。在决定交易外汇之前,您需仔细考虑您的财务目标、经验水平和风险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见、新闻、研究、分析、报价或其他信息等都仅 作与本文所含主题相关的一般类信息.

同时, 兄弟财经不提供任何投资、法律或税务的建议。您需向合适的顾问征询所有关于投资、法律或税务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