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节:印度式领导:与德巴希斯?查特吉对话(3)

2013-12-25 19:21:16



  领导力的内在层面

  刘澜:你已经触及了我的下一个问题。我们具体说说领导力。在印度,对领导力的看法与在美国有什么区别?

  查特吉:从批评的角度说,在美国,一个领导者的社交层面非常重要。例如,美国总统竞选主要是包装的竞赛。包装得如何很重要,因为大家认为领导者应该具有社交才能。要想赢得选举,精明练达非常重要。

  在印度,领导者不仅被认为是一个社交人物。人们会看他的内在层面以及是否追求真理。你看我们的总理,他之所以受人尊敬,首要的是因为他的个人品行。他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经济学家,拥有剑桥和牛津的学位,但是印度人是因为他的简朴而爱戴他。他并不太具有社交才能,不是个鼓动人心的演说家。但是他的正直深植心中,不容置疑。

  所以印度总是更多地关注领导力的内在部分。从社会语境看,我们的典范并不让人印象深刻,但是其中的一些人,其个人的诚信、对知行合一的践行、对自身贪欲的内在净化等,都给人留下了极深的

  印象。

  刘澜:你指的是就领导力而言,印度人更重视品行和价值观?

  查特吉:对,远远超过一个人表面上可能想到的。他们重视的那类价值观并不必然是追求物质的价值观。他们关注一些更高层次的价值,更加无形,也因此更加强大而有力。

  例如,民主制度已经在印度运行良久。民主的价值观深植于印度精神之中。我认为,在印度对民主的理解与西方十分不同。印度对民主有不同的导向,领导者必须了解这一点。民主意味着我们都有同样的灵性。所以在人类的层面,我们都是一体的,但是在社会和经济的层面并不必然如此。这是印度人对民主的定义的独特之处,领导者必须了解并重视这一点。

  有意识的领导力

  刘澜:在你的《有意识地领导》一书的序言中,你引用了诗人泰戈尔的话,说我们每个人都是他(她)自己的王国的最高领导人。然后你写道:“领导力不是一门科学,或是一种艺术,而是一种有意识的状态,我们在这种状态中发现通往自己王国的道路。”你能详细说说吗?你是如何定义领导力的?

  查特吉:我用一句简单的话定义它:我认为领导者的任务是把人们引向他们自己。

  刘澜:把人们引向他们自己?

  查特吉:引导人们找到他们的自我——找到他们在肉身之中作为精神存在的宏大意义。这是领导者的第一项任务。第二项是领导者们关注人们的苦痛。我们的苦痛并不总是来自经济上的匮乏,我们也为名利等所累,我们也为自己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实现自身潜力而痛苦。因此,我们遭受各式各样的苦痛。

  我认为领导者的真正任务是关注人们不能实现其全部潜能的苦痛。如果领导者不关注人们的苦痛,他的领导者也做不长久。说到底,我主要是在人的情境中考察领导力的。我不是从商业绩效的角度来看待领导力的,因为当组织中的人实现其全部潜能的时候,绩效会随之而来。因此,使人们能够实现他们的终极潜能,驱除他们的苦痛和扫清他们实现潜能的障碍,这才是一个领导者的任务。

  刘澜:这跟“领导力是一种有意识的状态”有什么关系?

  查特吉:只有当人们意识到所有人都有天赋才能这一事实之后,他们才能够成为他们自己。你看,我们都有自己的能力和才华,但是如果我们对一个人要求的不是他的天生品质,例如我们要求马儿飞翔、鸟儿奔跑,那么我们就是在伤害马和鸟。大多数现代组织好像并不明白这样一个道理:组织是为人而创造的,人不是为组织而创造的。这是印度和西方模式最大的差别所在。

  在西方,他们说“我思故我在”;在印度,我们说“我在故我思”。我之存在,我之活着,我之为人,这些是我成为组织一员的先决条件。如果我是某个组织的一员,那么组织的任务是为我创造一个与我的天赋与才干自然匹配的工作岗位。因此,如果我不改变组织以适应个人的天赋才干,那么我是在对这些个人造成伤害。



本文摘自《领导力沉思录2》


   零距离聆听大师思想:领导力沉思录2 继广受欢迎的《领导力沉思录》之后,中国著名管理学者刘澜推出的又一本与全球管理大师的精彩对话录。这些大师来自中国、印度、欧洲、美国等多个地区,从组织、历史、哲学、心理分析、营销等多个维度来看待领导力。这些深入浅出的对话引人入胜,呈现了领导力多姿多彩的多维视角,既能启迪管理研究者和实践者的思想,又是各级经理人提升领导力的权威的行动指南。

 承诺与声明

兄弟财经是全球历史最悠久,信誉最好的外汇返佣代理。多年来兄弟财经兢兢业业,稳定发展,获得了全球各地投资者的青睐与信任。历经十余年的积淀,打造了我们在业内良好的品牌信誉。

本文所含内容及观点仅为一般信息,并无任何意图被视为买卖任何货币或差价合约的建议或请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观点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况下更改。本文并未考 虑任何特定用户的特定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任何引用历史价格波动或价位水平的信息均基于我们的分析,并不表示或证明此类波动或价位水平有可能在未来 重新发生。本文所载信息之来源虽被认为可靠,但作者不保证它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作者也不对任何可能因参考本文内容及观点而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承担责任。

外汇和其他产品保证金交易存在高风险,不适合所有投资者。亏损可能超出您的账户注资。增大杠杆意味着增加风险。在决定交易外汇之前,您需仔细考虑您的财务目标、经验水平和风险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见、新闻、研究、分析、报价或其他信息等都仅 作与本文所含主题相关的一般类信息.

同时, 兄弟财经不提供任何投资、法律或税务的建议。您需向合适的顾问征询所有关于投资、法律或税务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