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节:股神的财富主张(8)

2013-12-25 19:07:11



  这样的情况让巴菲特感到十分忧虑。他深深地感受到子女对自己的失望。他认真地反省了自己,把家庭和子女都装进了自己的心里。巴菲特开始纪录子女的成长,他每年都会将孩子成长的点滴和自己的感受纪录下来。累积起来共有30多本。这些书后来成为比尔?盖茨最喜欢阅读的书籍之一。

  刚开始的时候,巴菲特做的很是笨拙。他开始在周末的时候把女儿带到自己的办公室玩,开始和儿子一起打球,也开始给他们辅导数学。但是他还是会做出一些子女不解的行为来。有一次他问小女儿喜欢吃什么糖果。小女儿回答完了之后却发现父亲并没有像自己预料的那样出去买糖果。长大后,苏珊才知道原来父亲当时的问题只是在间接地调查糖果市场。当然,年少的子女也不能理解,巴菲特的这些改变,已经是做了很大的努力。

  巴菲特对子女的教诲中最重要的是他对子女金钱观和价值观的培养。巴菲特认为父母对子女最大的帮助是“家有千金,不如授子一技”。为了帮助孩子们学会理财,远离赌博的行为,他在家里安了一个角子机,每次给孩子零花钱之后,又用角子机把钱赢回来。通过这样来教育子女不要参加赌博活动。在孩子们上大学的时候,他拒绝资助他们学费。但他给他们一个选择的机会:“向父亲申请没有利息的贷款,但要完成父亲要求的一些事情”,或者“去银行申请有一定利息的贷款”。孩子们多数选了后者,他们后来发现“相比于从父亲(巴菲特)手中直接申请无息贷款,从银行贷款,还贷的过程中学到的东西要多得多”。这种选择也是巴菲特希望的结果,他一直避免在纯洁的家庭关系中掺入金钱的因素。

  困扰孩子们的另一个问题是:不管他们走到哪里,他们总是戴着巴菲特儿子或者女儿的帽子。世人在看待他们的成绩时,更多的是看到巴菲特子女的成绩,而不是苏珊、霍华德或者彼得的成绩。伴随着这种想法会产生很强烈的挫败感,甚至可以引起子女对父母的憎恨。与其他富豪不同的是,巴菲特十分理解孩子们这样的心情。

  孩子们小的时候,巴菲特并没有过多要求,而是让他们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玩泥巴,侍弄花草,听音乐,唱歌,看摄影作品,在田野里疯跑,都是孩子们生活的内容。他所做的就是尽量使孩子们快乐,让他们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巴菲特也从来没有要求过他们必须成为企业家,而是让他们选择他们自己喜欢的事情。后来,儿子霍华德成了摄影师,小儿子彼得成了音乐家,女儿苏珊虽然是家庭主妇,但也绝非什么事情都不做的阔太太。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得很快乐。

  儿子霍华德做生意失败后,开始巴菲特并不想帮他,因为自己栽倒了就要自己站起来,可是经不住妻子的再三劝导,巴菲特还是给儿子霍华德买了家农场,但霍华德必须按期缴纳很高的租金,否则农场立即收回。巴菲特问 霍华德敢接受吗?霍华德接受了。几年后,霍华德的农场蒸蒸日上,并不断涉足不同行业。后来,霍华德发现经商并不能使他快乐,在生意的高峰时期放弃了经商,一心做起了摄影,现在干得也不错。

  在巴菲特自己看来,他之所以取得一些成就,很大程度上因为他勤于思考,总结了一些规律。所以,他经常告诫孩子们要有思考的习惯,并在勤于思考中学会善于思考。几年前,霍华德在农场站住脚后,不断捕捉市场信息,思考总结,生意做得越来越好。在他的摄影事业中,勤于思考也让他受益匪浅。小儿子彼得也经常在寂静的时候思索创新,寻找灵感,创作了许多动人心弦的音乐作品。苏珊也喜欢思索自己感兴趣的事。

  当巴菲特宣布捐出85%的财富后,《纽约时报》问巴菲特,这是否意味着他的孩子们失去了一切。对此,巴菲特是这样看待的:“活着,快乐最重要,亿万财富不会给人能力和成长,反而会消磨你的激情和理想。从一定意义上讲,金钱只是一串数字,只有乐观、自信、勇敢、勤于思考的性格才能收获快乐而丰富的人生,因此,可以说,我已经把我最珍贵的财富都赠送给了我的孩子们了。”

  不仅仅巴菲特支持自己的孩子在各行各业经历,他还时常骄傲地夸赞自己的孩子做得比老爸要好。这在霍华德的心里是“最喜欢听到的话”。幸运的是,巴菲特对于子女事业的支持并没有让自己的孩子离开自己。最后他的三个孩子和父亲走到了一起,他们在父亲的帮助下成立了以自己为名的慈善基金,开始巴菲特家族的集体慈善事业。苏珊的慈善基金会关注女性生育健康和家庭规划;霍华德的基金会已经向数十个国家进行捐款以保护当地的贫困者;彼得的基金会则将帮助的重点放在了人权上面。

  在为股票贡献了青春,为慈善贡献了财富,为历史贡献了奇迹之后,巴菲特逐渐把家庭摆在了生活的首位。76岁的巴菲特,通过种种努力,在他散财之后赢得子女的回归。三个已为人父、人母的子女在最后又回到了父亲的身边。子女们在经营自己的慈善基金,在做慈善的同时,他们也喜欢听年迈的父亲说说自己的处世哲学。巴菲特在股市沉浮了大半生,终于在晚年的时候得以享受天伦之乐。或许有一天,在圣诞节的聚餐上,巴菲特愿意将他关于家庭的知识传授给自己的子女。?



本文摘自《巴菲特之非常道》


   巴菲特的中国式智慧:巴菲特之非常道 本书从巴菲特的身世、生平出发,以巴菲特的创业历程、事业发展为线索,以巴菲特的投资经历为主要素材,结合巴菲特的家庭生活和对财富使用的态度,提炼出这位世界顶级投资大师的人生哲学、投资观念和财富观。本书旗帜鲜明地倡导价值投资理念,详尽地讲述了巴菲特投资实践的过程,向读者渗透理性投资的观念。书中引用了一些名人逸事,讽刺了股市黑嘴、并深刻揭示市场预测的不可靠性;通过巴菲特的语言对华尔街的本质有了一个更高的认识,对经济发展中的现象有了更明白的了解。因为我们认为,老子的智慧可遍及全球。所以书中以巴菲特故事为经,以《道德经》原文为纬,用老子的智慧提炼巴菲特投资理念和处世哲学,也是以巴菲特故事来诠释《道德经》。使读者可以加深两个方面的理解。

 承诺与声明

兄弟财经是全球历史最悠久,信誉最好的外汇返佣代理。多年来兄弟财经兢兢业业,稳定发展,获得了全球各地投资者的青睐与信任。历经十余年的积淀,打造了我们在业内良好的品牌信誉。

本文所含内容及观点仅为一般信息,并无任何意图被视为买卖任何货币或差价合约的建议或请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观点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况下更改。本文并未考 虑任何特定用户的特定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任何引用历史价格波动或价位水平的信息均基于我们的分析,并不表示或证明此类波动或价位水平有可能在未来 重新发生。本文所载信息之来源虽被认为可靠,但作者不保证它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作者也不对任何可能因参考本文内容及观点而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承担责任。

外汇和其他产品保证金交易存在高风险,不适合所有投资者。亏损可能超出您的账户注资。增大杠杆意味着增加风险。在决定交易外汇之前,您需仔细考虑您的财务目标、经验水平和风险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见、新闻、研究、分析、报价或其他信息等都仅 作与本文所含主题相关的一般类信息.

同时, 兄弟财经不提供任何投资、法律或税务的建议。您需向合适的顾问征询所有关于投资、法律或税务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