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近看“上校”卡扎菲(5)

2013-12-25 08:51:16



  2004年3月,英国首相布莱尔历史性访问利比亚,开创了西方领导人到访这个曾经被视为"异类"国家的先例。作为回报,卡扎菲次月就应邀踏上欧洲大地。

  2006年5月,在卡扎菲完全销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后,美国宣布与利比亚关系正常化,并将利比亚从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名单上去除。

  2007年7月,卡扎菲下令释放6名保加利亚医护人员,让持续8年的"艾滋病传播案"划上句号。作为回报,法国总统萨科齐第二天就高调访问利比亚,签署了一系列经济、文化合作协议。

  2008年8月,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访问利比亚,在班加西签署历史性协议。意大利答应赔偿5亿欧元作为历史上占领利比亚的补偿,利比亚则承诺打击非法移民并给予意大利投资便利。结果,统计数字显示,意大利企业每年要买走利比亚四分之一的原油和八分之一的天然气。

  作为回报,卡扎菲于2009年6月应邀访问罗马,并被贝卢斯科尼邀请前往拉奎拉参加八国峰会。这是卡扎菲首次出现在八国峰会舞台上。在峰会上,卡扎菲与美国总统奥巴马握手,这是卡扎菲首次与在任美国国家元首进行握手。2010年8月,卡扎菲再次应邀访问意大利。

  2008年9月,赖斯成为第一个访问利比亚的美国国务卿,高调称是美国对一个进行"战略转变"国家的"回应"。一个月后,卡扎菲政权付清"洛克比空难"的赔款。作为交换,美国总统布什签署13477号政令,给利比亚政府免除了一切与恐怖相关的诉讼和相关赔偿。次年9月,美国发给卡扎菲签证,后者第一次登上美利坚国土并到联合国大会上演讲。不过,那次他演讲了1小时36分钟,让联合国忍无可忍,从此定下领导人发言限时令。

  从上述本世纪前10年卡扎菲政权与西方关系发展的粗略线条看,双方完全像是在"做买卖",有付出就有回报。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西方从骨子里并没有把卡扎菲当朋友。风平浪静时双方和颜悦色,"做做生意",一旦局势有变马上"变脸"。

  2011年西亚北非政局动荡蔓延到利比亚,西方认为是干掉卡扎菲政权的好机会,于是马上"翻脸不认人"。我们看到,爱冲动、不按逻辑思路出牌的法国总统萨科齐这次冲在最前面,当法国外长还在布鲁塞尔与欧盟各国讨论如何应对利比亚局势之时,萨科齐就在巴黎突然宣布承认利比亚反对派。很难想象,萨科齐在4年前不仅高调访利进行"政治之旅",而且还两度派当时的第一夫人塞西莉亚赴利比亚,以转达对卡扎菲的"问候"。如今,塞西莉亚离开了爱丽舍宫,萨科齐也要与卡扎菲势不两立了。

  许多专家总爱从石油、经贸上分析萨科齐为何翻脸。其实,卡扎菲政权与意大利、法国等欧盟国家的合作近年来很是红火,战端一开,最遭殃的反而是这些国家的公司。我觉得更主要的是如果"干掉"卡扎菲,好大喜功的萨科齐就可以在欧洲立威,也可以在次年的法国大选中捞取更多选票,最终实现连任。当然,法国大多数政客和民众也对卡扎菲不感冒。



本文摘自《欧洲真相》


   资深新华社记者欧洲观察:欧洲真相 驻欧六年的资深新华社记者,阐述他眼中的欧盟、北约、申根、欧元、福利、移民、伊核、卡扎菲、巴罗佐、默克尔、米洛舍维奇、马英九、达赖等。书中记录了卡扎菲默克尔等新闻人物的交往;也记录了亲身经历了当时诸多的重大事件;在冷观欧洲篇中,写出了作者对欧洲的观察与思考。

 承诺与声明

兄弟财经是全球历史最悠久,信誉最好的外汇返佣代理。多年来兄弟财经兢兢业业,稳定发展,获得了全球各地投资者的青睐与信任。历经十余年的积淀,打造了我们在业内良好的品牌信誉。

本文所含内容及观点仅为一般信息,并无任何意图被视为买卖任何货币或差价合约的建议或请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观点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况下更改。本文并未考 虑任何特定用户的特定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任何引用历史价格波动或价位水平的信息均基于我们的分析,并不表示或证明此类波动或价位水平有可能在未来 重新发生。本文所载信息之来源虽被认为可靠,但作者不保证它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作者也不对任何可能因参考本文内容及观点而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承担责任。

外汇和其他产品保证金交易存在高风险,不适合所有投资者。亏损可能超出您的账户注资。增大杠杆意味着增加风险。在决定交易外汇之前,您需仔细考虑您的财务目标、经验水平和风险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见、新闻、研究、分析、报价或其他信息等都仅 作与本文所含主题相关的一般类信息.

同时, 兄弟财经不提供任何投资、法律或税务的建议。您需向合适的顾问征询所有关于投资、法律或税务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