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公告:请认准官方联系方式

经举报,有人冒用本司名义招摇撞骗!请注意:我们仅有网站在线聊天一种实时通讯工具,我们不会通过Skype、微信、WhatsApp、Discord等任何其他工具联系您,请谨防受骗!

精彩文摘

2015-04-20 17:11:55

  如果要给理性和自利一个定义,该怎么下呢? 在经济学者的眼里,“理性”指的是,人是能思索、会思索的生物;而“自利”则是指,人总是会设法追求自己的福祉。

  能思索和会思索,并不表示不会犯错。我们可以考虑两个时点:t1 和 t2;t1 先出现,然后是 t2。当我站在 t1 这个时间点上,我可能认为最好去看场电影。看完电影回家之后,我已经在t2这个时点上。这时候,我可能会觉得自己做了一件蠢事,不该去看一场奇烂无比的电影。可是,这已经是在不同的时点上,我所拥有的信息已经大不相同。理性,指的就是在作决定的那个时点(t1)上,一个人是具有思索分辨的能力,而不是意味着因为人能思索判断,所以不会做错事和后悔。

  至于自利,可能比较没有争议,人总是会设法增进自己的福祉。当然,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自利是指人会追求自己所认定的福祉或自己所设定的目标;在别人的眼里,可能是无稽或可笑、可悲的选择。关于人的自利心,下面的故事是很平实的描述。



  情人眼中出西施

几年前有一位我教过的大学生来找我,希望我帮他写封推荐信,他好申请奖学金。我当时忙得很,就要他自己先打个草稿,我再润饰。

  几天后他在我信箱里放了一份推荐信的草稿,信里描述这个学生品行兼具,一心向学。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常有过人的见解;课余则饱览群籍,常找老师切磋讨论。学业成绩出类拔萃之外,课外(公益)活动也有声有色……

  我看了有点儿惊愕。印象里,教书几年来好像没教过这么好、这么完美的学生!

  我重新打了一份稿,写道:和所有的年轻人一样,××热情浪漫,有正义感;也和绝大部分的大学生一样,他偶尔也会翘几堂课。但是,比较不一样的是,他一直试着去思索一些社会问题,试着去关怀他自己生长的社会。相信贵会乐意鼓励这样有血有肉、乐观进取的年轻人……

  后来他得到了那份奖学金,带了一小包糖果来看我。他略带腼腆地说,那封推荐信的草稿是他爸爸写的。

  多年前,有一回妈妈从台中来台北玩,住在家里。我外出回家,她正在讲电话。听她和对方讲有一个一岁多的小孩子又聪明又可爱;要他表演,花样多得很,会真笑、大笑、微笑,还会假笑……她讲完电话,我问她刚才说的是谁家的小孩子,那么有趣。她满心欢喜地说:是“呆呆”啊!我听了差点没把嘴里的豆花喷出来。小犬呆呆哪里是那种孩子!哭闹叫跳,无所不来,把内人和我搞得惶惶终日、心力交瘁;呆呆哪有“那么好”!

  事后想想,也难怪老妈爱孙情深。家里五个兄弟姊妹都晚婚,婚后又都忙于各自的工作。两位老人家威胁利诱多年,才在退休前得偿抱孙之乐,当然欢喜异常。小鬼用色笔把墙壁涂得一塌糊涂,说是有艺术细胞;把地板上的东西拣起来往嘴里送,说是有冒险精神;我坐在地上看报纸,他走过来一掌把我的眼镜扯掉,说是动作灵活而且有个性……反正,孙子的一举一动都是他们赞叹夸耀的材料。

  其实,人不都是这样吗?拣自己喜欢听的听,挑自己希望看的看,选自己愿意讲的讲。不只老爸老妈如此,学生家长如此,我自己又何尝不是这样?内人怀孕待产时,我走在街上,看到的尽是怀孕大肚子的妇女,心里还觉得奇怪,为什么那么多产妇?孩子生下来之后,走在街上,眼里所见又都是其他的娃娃,好像又看不到半个孕妇了。

  下次教经济学谈到“人性自利”的时候,也许我可以把这些例子拿出来讲一讲!



在我教过的课程里,往往要花相当多的时间,才能澄清理性和自利这两个概念。曾经有一位优秀军官,在课堂上很精确地背了很长一段林觉民的《与妻诀别书》。然后,他质疑:林觉民为了救国救民、为了革命献出生命,难道他是“自利”的吗?

  我的解释很简单,林觉民刚新婚不久,娇妻才怀孕;他愿意放下家小爱妻,追求一个他所愿意为之生为之死的目标,他不只是自利,他甚至是很“自私”——为了自己所执著的目标,竟然置家小于不顾!所以,虽然每个人可能追求不同的目标,但人都是选择去做自己愿意做的事。即使有人拿着枪指着你的头说:“要钱还是要命?”你还是可以做某种选择,虽然是不愉快、不情愿的抉择。

  我可以补充一下:那位优秀军官,原先对经济学极端排斥,经过一个学期的脑力激荡,后来不只接受经济学,而且深得其中真谛(要不然不会是“优秀军官”),变成经济学的卫道者和传教士。

  关于人为了自利而具有的高度理性,下面的故事作了生动的刻画。



  洪氏法则

因为“历史”发生时,亲身参与或目睹的人往往不自觉(掉在牛顿头上的那颗苹果在哪里?),所以后人记下的历史和真正发生的事经常有段距离,史实反而湮没不彰。因此,斯蒂格勒(G.Stigler)对经济学的重大贡献,是除了得到诺贝尔奖,还为“科斯定理”(Coase Theorem)正名。现在,科斯定理已经是经济学里最著名的定理,斯蒂格勒当然功不可没。同样的,这是一篇关于经济(思想)史的文章,希望也能有正本清源、确认史实的作用。

  因为有关史实,所以人、事、时、地、物都明确可查:1998年11月19日下午6点多,我和几位朋友在台北市安和路的“五颗星”啤酒屋小聚。除了几位经济学者,还有《经济日报》的总编辑颜光佑。光佑的事迹虽然和洪氏法则没有直接的关系,不过也值得小记一笔。光佑身高不过1米6,体型不特别魁梧,但是在大学时代,光佑是台大足球校队里唯一的本地生,其余全都是侨生。而且,光佑大学读的是政治系,却能经过多年历练,当上经济专业性报纸的总编辑。由这两件事,足以反映出光佑(同事昵称“老大”)的特殊。

  酒过三巡之后,光佑说:“虽然现在是休假,不过机会难得,还是要做一下新闻采访。我想请问在座各位,对于今上‘戒急用忍’(‘戒急用忍’一语出自清朝康熙皇帝赐给雍正的话,意思是让他处事不要着急要沉稳,凡事多忍让。自1997年底被李登辉用作对大陆的政策,意在阻碍两岸经贸、文化、学术、宗教、体育等领域的往来关系)的政策,你赞不赞成?”

  我说:“只要不登我的名字,我不赞成。”

  又问了两位经济学者,也表示反对。

  最后一位是管理学院的洪教授,光佑把头转向他:“你赞不赞成‘戒急用忍’?”洪教授面不红、气不喘、慢条斯理地冒出一句:“我没有意见,因为你没有付我钱!”

  大家愣了一下,然后笑成一团。都说经济学家和管理学院老师的差别,就是管理学院算得更精。不过,事后再想起洪教授的名言,我觉得在嬉笑之外,还寓有深意。

  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里,除了买东西的时候牵涉到金钱,绝大部分的行为都和钱没有关系。所以,在脑海里浮现的,通常不是赚了多少钱或赔了多少钱。大部分的时候,我们的行为是自然反应:看到长辈,点头问好;看到红灯,停止不前。或者,在自然反应之外,脑海里会有“理当如此”的念头:同事结婚,送礼祝贺;朋友请托,情理兼顾。

  因此,在所有的这些行为里,“个人利益”这个念头似乎从来没有出现过。可是,稍微深究一下,就可以发现并不是这么一回事。看到长辈或红灯会自然反应,是因为自己在脑海里已经设下一些行为规则;根据这些规则行事,可以更有效地因应环境。所以,个人的利益是以一种隐晦的方式出现,而且就在于遵守规则、应付裕如。

  在结婚请托的例子里,也许心里经过一番斟酌,最后才决定“从俗”;可是,“从俗”正表示不愿意和其他人唱反调,以免带来批评和责难。因此,消极地看,从俗可以避免自己处于不利的情境;积极地看,从俗可以得到从俗带来的好处——维持友好的关系、得到别人的肯定等等。无论消极和积极,都是不折不扣的“洪氏法则”——只会做、而且只愿意做对自己有利的事。

  因此,表面上看,一般人的行为是受道德伦常、风俗习惯所节制;可是,在表象之下,事实上却是受“洪氏法则”的统御。人会以各种直接或间接、明白或隐晦的方式,去追求自己的福祉。洪氏法则,只不过是一针见血地指出所有行为背后的逻辑而已!

  为求史实正确,谨记下当时在场的人士:颜光佑、礼正投顾董事长毛邦杰、台大经济系教授钟经樊、管中闵和我。

  洪氏,是台湾地区台湾大学管理学院国际企业系教授洪□□——因为他没有付我钱,所以我不愿意透露他的大名、帮他打知名度!

对于人的理性和自利还有怀疑的人,不妨自问(或问别人):如果自己是民意代表,会支持甲案以造福自己选区十万个选民,还是会支持乙案以造福别的选区二十万个选民?

  

本文摘自《生活中的经济学原理》


   熊秉元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大小事,告诉我们社会中的一切现象,都可以用经济学的原理去解释。即便是那些在我们看来与经济毫无关系的事情,如家庭伦常关系、诚实的品质、司法的“公正”等。 本书通过16个章节,60个小故事,从人的特质到社会价值的演变,以经济学的视角,使一切事物的因果关系愈加清晰。作者用一只诙谐的笔,将复杂枯燥的经济学原理融入生活。使我们不需要太多的经济学知识,就能发觉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经济现象,同时塑造我们的经济学思维方式。

 承诺与声明

兄弟财经是全球历史最悠久,信誉最好的外汇返佣代理。多年来兄弟财经兢兢业业,稳定发展,获得了全球各地投资者的青睐与信任。历经十余年的积淀,打造了我们在业内良好的品牌信誉。

本文所含内容及观点仅为一般信息,并无任何意图被视为买卖任何货币或差价合约的建议或请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观点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况下更改。本文并未考 虑任何特定用户的特定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任何引用历史价格波动或价位水平的信息均基于我们的分析,并不表示或证明此类波动或价位水平有可能在未来 重新发生。本文所载信息之来源虽被认为可靠,但作者不保证它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作者也不对任何可能因参考本文内容及观点而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承担责任。

外汇和其他产品保证金交易存在高风险,不适合所有投资者。亏损可能超出您的账户注资。增大杠杆意味着增加风险。在决定交易外汇之前,您需仔细考虑您的财务目标、经验水平和风险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见、新闻、研究、分析、报价或其他信息等都仅 作与本文所含主题相关的一般类信息.

同时, 兄弟财经不提供任何投资、法律或税务的建议。您需向合适的顾问征询所有关于投资、法律或税务方面的事宜。